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会天天空耗时光

2022-05-10 06: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生命有轮回

我们的下一世会背负前世的业力



这个世间,纵使佛教不存在,因果还是存在的。生命没有所谓的“一了百了”,肉体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消失。


这不是佛教创造出来的,佛只是告诉我们这个真相。我们每个人都像一个破了洞的瓦罐,罐里的水越漏越少,我们的生命也越来越少。

 所以佛教说: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但我们也要看到,不管是在罐里还是罐外,这个水都是存在的。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


父母给的躯壳,总有一天会衰竭、破败。当肉身终结时,我们的生命还是在的。


我们能听到医生与家属的对话、听到家属在门外的哭泣,很多有濒临死亡经验的人都有类似的描述。

图片


这个时候,我们的生命改变了它的形式,不再呈现肉身的状态,但它是切切实实存在的。


就像演员和平台,平台没有了,在平台上唱戏的演员还是在的。


以后我们随着业力换了不同的面貌,但这些面貌下,还是同样的生命。生命有轮回,因果真实不虚,我们的下一世会背负前世的业力。


如果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会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就不会天天空耗时光。但实际上,我们占据着人的身体,却没有最大化地发挥作为人的长处。


我们的心灵智慧未开,一片冥茫,我们的行为还有很多不良的习气,我们的语言也没有多少正确的有意义的内容。

图片

《地藏经》里说:

“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

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我们的起心动念都在生灭的状态里,没有思维过不生灭的状态。


但我们念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就是不生不灭。师公悟公上人说:“一句阿弥陀佛,是不生不灭法,是名大涅槃。”


作为佛弟子,我们要觉醒自己的心,体验佛的心,向佛学习,发佛的愿。


如果我们能迈出自私的心,就算坐着不动,我们的命运也会转变。


如果我们依然如故,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那实际上,天下最大的病就是这个病,就是这颗自私的心,才编织了我们无穷的轮回。

图片

学佛要学会自找苦吃


我们人之所以尊贵就尊贵在这里,能够知道事物的因果,但社会上很多人拒绝了知因果,这是很大的一种灾难。世间的人不想了知因果,做谤无因果的事,生命就迷惑颠倒,堕落受苦。我们认识因果,遵循因果,这样觉悟的、理智的、进步的生命,最后就会走向解脱。


去寻师问道,都是想通过善知识的加持,自己努力用功,好更靠近心的真相。首先要认识到你的心,认识到之后还要调伏它,调伏它也是一件很艰巨的任务。所谓的苦行就是要调伏这颗心,这颗心都是好吃懒做的,跟猪八戒一模一样。怎么样调伏它?娑婆世界觉悟的人生是非常壮丽的,在这样的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如果你认识到心了,要调伏它了,真的是很壮美的一个乐章,它的庄严要超过极乐世界,十方诸佛都会出广长舌相来赞叹你。


图片



学佛要学会自找苦吃,应该自己修点苦行。这个是窍门,如果你觉得自己还不苦,那你就去找点苦行来修。


苦修不是说我一天吃一顿或三天吃一顿的那个苦,它是指自我克制,自我习气的去除。这个苦是了苦之苦,是把生命当中痛苦的因结束,继而开发出幸福的源泉。这个苦对治了我们的自私、习气,灭除一分我们的痛苦就减少一分,快乐就开发一分,生命的价值就彰显一分,我们生命的宽度就增加了。


我们为什么要修呢?为什么要跳出我们生命的狭隘?我们的生命是有很多狭隘的,我们自己要警醒,佛教里说看到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当我们的苦还没有降临的时候,你要有居安思危之心,要能忏悔业障。如果我们现在能够克服缺点把自己安住在法当中,虽然我们现在有点苦但日后必然能够在菩提大道上逐渐进步,好象爬楼梯一样次第而上,若我们贪图安乐在前,未来就恐防不济。


图片



苦行是修行的一种庄严,苦行也是修行的一种考验。我们修行的时候要看轻这个身体,要用这个身体去实践佛法,受持佛法、修行佛法。佛法排在第一,我们的身体就是用来承侍佛法、奉行佛法的,这也是我们佛教界的一个优良传统,就是难行能行,克服我们人性的缺陷。


“天欲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体肤,苦其心智。”我们佛弟子睡不要睡足了,吃也不要吃饱了,甚至要修苦行来提醒自己,这世界是很苦的,轮回更苦,必须要超越出去,你要找到那个无量光无量寿,你才安全,才算稳操胜券,你几十年的生命就胜利了。等你可以受用自己的佛性了,三界你可以出去了,轮回可以结束,极乐世界就是你的家。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这份深爱,不负如来不负卿
· 【见修合一】具足大刚骨与细腻圆融无碍
· 呼吸转变命运
· 勿忘轮回苦海中的所有母亲
· 靠什么叩开诸佛菩萨厚重的福德大门?
· 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三)
· 参学不是游山玩水
· 谁才是你真正的敌人
· 念念如救头,莫复存余想 || 《灵峰宗论》 第12集
· 地藏菩萨是如何出家的? ||《地藏菩萨传》(第20回)
· 佛诞吉日上堂法语|祥瑞遍天地
· 打坐的时候,为什么会咳嗽?
· 积累福慧资粮 | 愿我们的生命契合于天地大道
· 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二)
· “拆”和“建”并不对立
· 悲心未必能度他,却一定能自度
· 【恭迎释迦牟尼佛圣诞】浴佛净自心 念佛报母恩
· 当佛诞遇到母亲节,爱妈妈的你可以这么做……
· 恭迎佛陀圣诞 |原来,每一个生命都可以如佛陀般圆满
· 献给生命中的TA【恭迎释迦佛陀圣诞&母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