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以上图片观看精彩视频
(时长:36:07分钟)
《灵峰宗论·示元白》 第十三集
奋刚勇 降伏爱见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弥勒菩萨
南无蕅益大师
南无虚云老和尚
南无悟公上人
“二者奋刚勇,降伏爱见魔”,你自己不能降伏自己,这个自爱的见不去掉,你的荷尔蒙就会制造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如果你没有男身的见、女身的见,那你的气血会干净,然后都会归入骨髓,归入骨髓后会归入智慧脉。否则你的骨髓就补到脑,然后脑垂体分泌激素,荷尔蒙就很旺。对自己的身没有清净的观,这就是“爱见魔”。
五欲是什么?财色名食睡。居士五戒,杀戒排在第一位。出家人的戒,身见、降伏身根,遮止爱染,戒色放在第一位。所以宣化上人说:这个能够降伏就能出生死。
能降伏爱见魔,就能够降伏五欲,自然八风不动心,这个关系是这样的。有因就有果!你能够清净清净,生命的无漏就会增上。
开正见,远离诸邪曲
“三者开正见,远离诸邪曲,根选择圆通,现生成正觉。”“根选择圆通”是出自《楞严经》,以耳根而证圆通的。这是佛陀为阿难及末法众生所讲的法,由观世音菩萨说,由文殊菩萨来抉择。我们蕅益大师也修这个的,不仅仅是蕅益大师,我们每一个人从二十五圆通里面,最后会归到最方便的就是这个耳根圆通。
“此三或自具,或复藉余缘。唯有明师友,名为真实救。”“明师友”,是明师,光明的“明”。自古到今天都强调要追随明师,明师未必有名,有名未必是明师。虽然我们没有开真实见的,但是我们仰仗有真实见的人来帮助我们,扶着我们一点一点,从会爬、会走、会跑,到最后能够自在翱翔。
“策发生死心,锻炼纯刚骨。”修行人的目标明确了之后要勇猛地,对内在的五欲要毫不留情地、刮骨钢刀一样地把它刮掉;对外在的八风要有极其的识别力,当下就可以知道,不为八风所动。
所以对于黄蘗禅师的举动我是理解的,他把所有的苦都变成自己修行的动力,他说我就是必然要成道,必须成道,没有第二个选择,成道了之后,用我的道力来度我的父母亲、我的有缘众生。
为什么虚云老和尚连头发都没时间剪,他说:“我没时间剪。”别人想不通的:“剃头的时间都没有吗?”他生下来是个肉球,妈妈是被吓死的。修行人越修到后来心越细腻,那种情感越深沉,虚云长老想到我的妈妈竟然因为生我而死,所以他才会三步一拜,以拜佛的功德回向妈妈,他必须要看着妈妈超升了心里才会安。作为修行人,我们能理解,一般人很难理解的。
策发生死心 锻炼纯刚骨
“策发生死心,锻炼纯刚骨。开示真实乘,令行称性修。”如果你开智慧了,明白真实乘、一实相印,离这个见之外没有修,安住这个见本身就是修,所以叫“称性修”。修和性是不相离的,不是我有个见然后我再怎么修,没有。此见之时,此即是修,修此之时,具足如此见。所以禅宗历来重见地不重行履,也即是修行上有神通那都不算什么,神通是不能了生死的,就看你有没有真实见?有真实见的人随便怎么变化好了,他也属于八风不动心的范畴。
所以“修性不相离,斯名正觉印。”大乘印,一实相印,真如,法界,阿弥陀佛,都是这个名字。
“迷性言修习,修堕有为功。”如果没有见地光是在装模作样,那只不过是有为有漏,不了义的。
所以“废修谈法性,自然外道同。”如果光只说你有见,但还不知道依着见去修,所谓的见只是分别意识,只是知识型的,还只是落在名相的范畴里,这个也是自然外道,因为当见和修没有合一的时候,见也不是真实的。
“是故佛与祖,垂训咸双显。”为什么人能作祖师?祖师就是具足见和修不二的人,祖师实际上跟过去诸佛是同体的,所以我师父讲的“佛和祖是同鼻孔出气”就是这个意思。
“虽或性夺修,而非不修习。”虽然强调见地很重要,但并不是说强调见地就是不修行。
“虽或不言性,而性在修中。”安住在这样的见地的时候、在修的时候,实际上佛性、见地都在这当中。
“性非修不显,修非性不立。”有老师有善知识教你、引导你往这个方面去的时候,性就会因为你依教奉行而慢慢地会开发出来、显发出来。祖师有什么好处?祖师是陪伴我们成长的人,是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人,能够帮助我们修行,然后开智慧。
所以这个“性非修不显”,在修的过程当中就会证悟到这样的智慧。所说不要离开善知识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你的戒定慧在修行当中,都要在善知识的加持下、引领下,最后还要认证,你最后一关是什么?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那都要仰仗善知识的力量的。
最究竟的修就是见性了之后的修,“修非性不立”,最究竟的修实际上就是最真实的见现出来,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修。所以禅宗说“见道方修道,不见云何修?”有一个禅堂大家去里面坐禅参悟,这都是祖师度众生的方便。一个人真开悟了,他还需要坐在禅堂里吗?一个人开了悟,处处是禅堂,这就叫“触目菩提,满目青山”,处处是道。
“修非性不立”,如果修没有跟自己的见合在一起,那不叫真修,那都是方便安立的;只有跟见合在一起的修,既可以说修也可以说无修,这个才真正的叫无为道。这时候修什么?就是过去祖师有这样说:“你在干嘛呢?”“我在想东西呢。”“想什么?”“想那个不可想的东西。”
亲师习正法
“但以生死心,勇猛不退心”,目前来说,我们大家都在因中,但以出生死的心,勇猛不退转的求道心,对于果地的广大弘远的成佛的目标,而亲近善知识修习正法,“亲师习正法”。
如果前面我们这三种心都有了,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愿成佛道,来亲近善知识,那就“必能亲悟入,知我言不诬。”你内在有了这三种心,外在有了善知识的缘,肯定“必能亲悟入”。我们也一样的,如果具足了这个心,在寺院就很殊胜。我们要珍惜,好好在这里。大家在这里成长过几年会思念这里,这里会成为精神的一个家园,你走到哪儿都会很怀念,想到会流泪。然后想回来看看,但是一看早就物是人非了,曾经那一个时空已经不存在了,那个时空在哪儿?在每个人的心里,那个时空已经供养给诸佛了。寺院现在也是一个生命,正法时代是不是一个生命?我们祈求正法久住,那我们心里要有正法,那我们跟佛陀的正法要合一。
后面这几句话,“但以生死心”,是什么意思?要出六道了生死的心,这个目标不退转,勇猛地,为了了生脱死而修行的;“广大弘远心”,为了圆满佛道、广度一切众生的广大深远的心,亲近善知识而修习正法,“必能亲悟入,知我言不诬。”希望最后这六句话能成为我们这一生当中美好的祝愿。
最后的这六句话很重要,“但以生死心,勇猛不退心,广大弘远心,亲师习正法,必能亲悟入,知我言不诬。”你就知道我不是在啰嗦,实际上是真实语。
花开见佛悟无生
蕅益大师这一篇文章,是以大乘一实相印所摄的,从大悲心中流出的,给了我们一个很简洁的方向、明确的修行方向。
今天布置的功课就是观想水中开出一朵莲花出来,什么颜色随便你,我比较喜欢粉红色、白里透红的,那是它的比较正的色。有的人或许是观紫莲花、有的人是观绿莲花、都可以,观想莲花或大或小均可。阿弥陀佛。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听经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阿弥陀佛。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