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学不是游山玩水

2022-05-09 21:30: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图片



我们生生世世在菩提道上修行

文殊菩萨就是我们法身慧命的爸爸


——




图片





一个人刚来寺院的时候,习气毛病确实会比较浓,甚至厚重到自己都不知道。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他才会开始忏悔,才会生出对常住、对这个团队的感恩心。


在一个地方你至少要这样想的,“这个地方没有一寸土地是我的,这里不欠我任何东西。”所以当我们踏进一个道场的时候,就要充满感恩,因为这是有人发愿、大家努力才有的地方,所以我才能踏在这方土地上生活、修行。


我从出家到现在,去任何道场都很感恩、随喜,再一看,这里有道风,那一定有大修行者,否则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道风?看庙的形势就知道这个庙里出过祖师,否则怎么可能盖出这么大的庙?因为物质的凝聚是靠道德感召来的。



图片



我们踏进别人的寺庙就要小心翼翼的。首先不要打扰常住,要谨谨慎慎,好好地看,好好地随喜。一个庙别说其它的了,匾额就够你看的,这是谁写的?有什么含义?一个寺院值得我们参学的地方太多了。因为我们是佛弟子,所以必须要懂得规矩。


不论别人怎么考验我们,我们都要当他是在考验自己的功夫。我们是出来参学的,如果别人说我们两句就翻脸,这实际上就说明自己没有功夫。


修行最关键的就是修“无我”,正如风从竹林里吹过一样——“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就是这样一种境界。能够无我,能够处处保持正念,就不会被别人的言语动心,就能保持着一个修行人应该有的礼节和规矩。


如果挨香板子了,也还是要定定的。面对各种声色的考验都如如不动,这才能表现出一个佛弟子的修养。这就好比是别人考试,你交卷子一样,你这个出家人吃佛的饭,功夫在哪儿?是真佛子否?是修行者吗?如果不是修行者,跑出来参学什么?参学不是游山玩水的。




图片




去圣地也是要小心翼翼的,圣地不是指道场。比如九华山范围很大的,我们能去的道场是有限的,但是山顶上、水潭边、丛林中…...都在地藏菩萨的圣境中,都是地藏菩萨的道场,处处都得小心恭敬的。


以五台山为例,百千万亿年来,这在地球上都是圣地。在佛教,这是文殊菩萨道场;从道教来讲,这是紫微星住的地方,称为紫府。周朝的时候,五个山顶就有祭祀处。所以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有修行的,如果我们轻心慢意地走在这里,草木都会笑话我们没有一点正念,没有一点道心,也没有一点德性。


但是初学者不懂这些,不知大道为何物,也不知道天地万物有多玄妙。不知高低,也不知深浅。一个人活到知高低、知深浅了,也不容易的。




图片




文殊菩萨圣诞之后,佛的圣诞就现前了。文殊菩萨跟佛就是这样的关系,就像《佛说放钵经》中佛陀所说的那样:“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在佛教里,文殊菩萨就像爸爸一样,叫“所有生世唯一父”。我们生生世世在菩提道上修行,文殊菩萨就是我们法身慧命的爸爸。

 

有时候会越想越感慨,世间的猪、马、牛、羊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命运,我们人却可以,这体现了作为人的宝贵。所以我们不要辜负自己的珍宝人身,每天都要好好地修行。





图片



佛语诸菩萨、阿罗汉言:“此是本时恩也!惹那罗耶菩萨,今文殊是也。时小儿维摩罗波休者,我身是也。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威神尊贵度脱十方一切众生者,皆文殊师利之恩,本是我师。前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恩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 《佛说放钵经》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谁才是你真正的敌人
· 念念如救头,莫复存余想 || 《灵峰宗论》 第12集
· 地藏菩萨是如何出家的? ||《地藏菩萨传》(第20回)
· 佛诞吉日上堂法语|祥瑞遍天地
· 打坐的时候,为什么会咳嗽?
· 积累福慧资粮 | 愿我们的生命契合于天地大道
· 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二)
· “拆”和“建”并不对立
· 悲心未必能度他,却一定能自度
· 【恭迎释迦牟尼佛圣诞】浴佛净自心 念佛报母恩
· 当佛诞遇到母亲节,爱妈妈的你可以这么做……
· 恭迎佛陀圣诞 |原来,每一个生命都可以如佛陀般圆满
· 献给生命中的TA【恭迎释迦佛陀圣诞&母亲节】
· 佛诞日壁纸|悉达多太子,生日快乐!
· 母亲节特辑|摩耶夫人福德无量,为何诞下佛陀七日后便离开人间?
· 恭迎佛陀圣诞〡母亲节“浴”见佛陀,这是所有生命最美的开端
· 【母亲节】恭逢释迦牟尼佛圣诞 | 让我们一起念恩发菩提心
· 佛诞献礼 | 在这里,与菩提相遇
· 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一)
· 四月初八 | 恭迎佛诞,感念母恩,以心浴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