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一位出家人的坐姿,感动了世界

2021-03-26 00:0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我亲近过的那些高僧大德,他们显现的都非常平凡,像我亲近师父这么久,他不会给你讲什么过人之话,也不会跟你显现什么。什么叫谶语呢?对未来的授记,这实际上属于“上人法”。我们出家人都不会讲这个的。


出家人跟在家人不同的,一个在家人不代表三宝形象,不代表佛。但作为一个出家人,你的优点就是给三宝争光,缺点就直接给三宝抹黑。不能和别人说命运如何的话,这代表你有神通了,这不可以的。出家人要很平凡,做一个最正常的平凡的人,不能未证言证,就是证了也不能有“特法”,不可以好像高人一等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音希声  无形无相 


我亲近师父,还有国内外的高僧大德,都是敦厚、朴实、平凡的,非常稳重,在他们面前,会有一种沉稳如大地的安全感。

对出家人的要求,是不同于社会上普通人的,更严格区别于江湖术士,走码头的人。不需要故弄玄虚,有都要保密,更不要说把小的说成大的。


我们修行,要有修行的功夫,修到后来就是大音希声,无形无相,修到这个程度还真不容易的。我亲近师父他老人家,他就像一个慈祥的平凡的老人。你要想找到他特殊的地方,真的要很细致的观察才行。他有一种特质,在他的眼神深处,有一种坦荡荡的光明的状态。


图片


  悲悯众生  


特别有时候我跟着师父一起坐车,车启动了,师父的眼神如如不动地看着外面的世界。我看着窗外,师父就跟我说,“你看这个世间就是这样,娑婆苦,娑婆苦,娑婆之苦谁能数啊。”就这么一句,对窗外的世界充满了悲悯。他带着这种情怀,再破的庙请师父,师父都会去,他希望佛教能够兴盛,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我们出家人的形象,能够结到佛缘,结到佛缘就是结解脱缘。


有一次,我们来朝五台山,来的时候是坐飞机,从上海飞到太原,回去的时候坐火车。那时候还是绿皮车厢,当时都是坐票,要坐很长时间,一路上师父就坐着,那时候我二十几岁,坐累了有时候就有一点散形了,师父后来就跟我讲:“我们出家人坐一定要坐得端正。”那一路师父端坐在火车上,来来往往的人看着,这一路就是无声地在说法。所以到现在我还记得师父的这句话:我们出家人一定要坐得端正。


图片









图片




僧侣的姿态


图片


前两年,有一张照片特别流行,就是整个火车上的人都七歪八倒的,就一位出家人跏趺坐,像宝塔一样端坐在那里。这张照片感动多少人,就这样一个镜头,有可能就是对这个变灭的、无常的世界,对这个人欲横流,精气神都衰败的世界的一场净化。



往期微信

古文殊寺简介

古文殊寺佛像随喜

古文殊寺原创短片合集

文殊菩萨智慧灯共修活动通启

甘露醍醐 | 如果对自身的烦恼相没有认知

这个是窍门,能消业障、生福德、得受用

文殊菩萨领一万菩萨绕清凉,是否得见?

世事无常,别说来日方长

乘愿再来的人有什么特质?

你的福报从何而来?可获得的97种福报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佛说转女身经》
· 【佛典故事】神通不敌生死
· 想一想,现在我们修行要突破的是什么?
· 习近平: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
· 甘露醍醐 | 只要守住一个底线,业障就会过去
· 每天都礼拜,这十种礼敬之法您了解吗?
· 一个人要想明心见性最重要的是什么?
· 常随佛学,如何进入角色?——《普贤行愿品》讲记第15课
· 习近平: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
· 【佛典故事】阿育王供养菩提树
· 佛教文化穿越古今,正逐渐被社会科学所证明
· 大乘佛教之时代现实意义
· 我们每天能以“质直清净”作为一种标准去用功,于菩萨道的成就而言就是很好的
· 甘露醍醐 | 你的光明,将在这个过程中越放越大
· 三星堆遗址考古捷报频传:三星堆文明到底从何而来?
· 怎样才能连接到诸佛菩萨的WiFi
· 【中英双语】震撼首发 | 神树天梯——解读神秘的三星堆文明
· 如何请佛住世?——《普贤行愿品》讲记第十四课
· 震撼首发 | 神树天梯——解读神秘的三星堆文明
· 【佛典故事】好音声长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