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出家人自古以来都有这样一种自我称呼,叫“贫僧”,那为什么不称“穷僧”呢?
“贫”和“穷”的概念是不一样的。“贫”在中国有一个特定的含义,指“身无分文”,古人是很清楚这个含义的。“穷”呢?是“走投无路”。出家人以天下为家,路路都通,不会走投无路,所以称“贫”,不能称“穷”。
01
FORIQINGLIANG
身贫道不贫
为什么出家人“身贫”还能走遍天下呢?
因为他充满道德,“身贫道不贫”。
一个充满道德的人,贫而不穷。
虽然贫,但他是非常有道、有德的,
他是很尊贵的。
世间的富叫“富而不贵”,
他的富有不一定跟道、德、贵有关联。
在中华文化里,“贵”的特质表现在一种道德的感召力上。尧帝、舜帝就是这样的,无论舜住在哪里,大象会从森林里出来帮他耕地,小鸟会帮他捡那些杂草,天上也是祥云垂护,所谓祥云,就是已经从自然景观的云变成了一种人文的、吉祥的感召。
这就是贵人的一种特质,他不需要特别有钱,自然万民景从,天地降吉祥。
02
FORIQINGLIANG
文化自信
佛菩萨就是我们的贵人,
而且佛菩萨的“贵”在这个人间更为稀有,
祂的事业就会有众生自愿去随从。
我们来朝礼文殊菩萨,
虽然我们谁也没见过文殊菩萨,
但我们都是被祂的功德力感召而来的,
这就是中国文化所形容的真正的“贵”。
我们来到五台山,每天看到的祥云是可以跟中华文化的内涵相呼应的。寺院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平台,中华文化里那些对儒释道圣贤的描述,我们住在寺院就比较容易理解,在生活中就可以看到一种相对应的典范。
所以,佛法在人间可以树立我们的文化自信,可以树立我们做好人的自信。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