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的夏天,
一半炎热,一半清凉。
我们在太阳底下干活时是炎热的,
我们歇下来时是清凉的;
当我们活动筋骨投入在奉献中时,
内心是火热的;
当我们收摄身心沉浸在闻思的法乐中时,
内心是清凉的。
吹着五台清凉的夏风,
抬头望着这五台的天空,
湛蓝无一丝云彩。
我们在这里忘我地做着义工,
我们的心也如这蔚蓝的虚空一样,
心无片云,无挂无碍。
收获生命的福祉
2017年6月17日,农历五月十五,沉寂千年的古刹——福城文殊寺开始重建复兴。六年的时间,我们在圣地所做的一切都有着深刻的意义,除了录像、文字在记录着每分每秒,实际上还有另一种方式记录在这个宇宙里。
对三宝的这份奉献在宇宙里会持续发光,会成为我们以后生命的福祉。我们在圣地的这段时间,身、口、意奉献于三宝所产生的福祉,就像我们在三宝前皈依得三皈体、受戒得戒体一样,奉献就得福体——福报的体。
如果我们发菩提心,证悟空性,就得佛体。但是我们凡夫无法理解佛的体是什么,更难以想象佛的微妙境界。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戒律、需要定力、需要智慧。特别是在禅定中开智慧的时候,就会发现心光无量,所有的生灭都穿梭在心的光明之中,日月山川、天地万物都依虚空而住,乃至一个小千世界都依风轮而起。
这种智慧需要福报去充填。比如,如果我们没有福报,念“虚空藏菩萨”这句名号就会比较苍白、比较空洞;如果有福报了,点起一缕清香,这个“虚空藏”里面真的是有宝藏的,是有丰富内含物的,它不会是空洞的,不会是苍白的。
我们的勤劳奉献也像这缕清香一样,当我们以三宝为对境去恭敬、去奉献的时候,就把普通的香升华到戒香、定香、奉献香了,这个宇宙中就会产生一种丰富的内涵,就可以给这个“虚空藏”装藏了。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最后才参到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就是在引领我们慢慢去认知这个装藏的过程,因为我们需要认知到内心的恶,然后去净化它,普贤菩萨的体性就是金刚体性,这个金刚体性既可以剔除我们的罪障,也可以修正我们的过往。《大方广佛华严经》里讲到,我们的罪障“若有形象,尽虚空亦不能纳受。”《地藏经》里也讲到,我们凡夫因为无明、愚痴的缘故,所以“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在这里,当我们全身心投入的时候,会感受到自己负面力量的冲击,也会感受到奉献时的光明心态,同时,诸上善人聚到一起的共善业力也在震撼着我们。所以,修行是一条非常真实的路。
五
台
圣
地
体悟佛法的珍贵
我们现在看着这些建寺的视频、文字,每一个经历其中的人就会有强烈的参与感,可以同频共振,没有参与的人有可能感受不到这种震撼。佛菩萨救济众生也是这样的,要靠近众生,要品尝众生的苦难,然后发起大悲心来救济众生,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与众生感同身受,与众生同业同语。
我们在奉献的过程中就能理解佛菩萨的悲愿力,也能随喜佛菩萨的功德,更能感受到我们学到的佛法是多么尊贵。佛法一代一代传下来,“不修寺院,就不知道祖师辛苦。”我们这么多人体验到了祖师有多么辛苦,就会珍惜佛法,就能随喜佛菩萨的辛苦。
奉献铸就金色界
作为佛弟子,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罪、什么是福,更加要明白什么是有漏法、什么是无漏法、什么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佗佛”是无漏,是无量光无量寿。你来为三宝干活,就把烦恼变成了智慧,把凡夫有漏的资粮变成了无漏的资粮。
去金色界是需要资粮的,所以我们有缘的人需要这样一种修行,需要这样子来做做义工。这种修行,修福又修慧,本身就是非常奢侈的,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当你的心灵越来越有感受、越来越超越这个色身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精神世界开始充电了,精神世界越来越有福报了,就知道什么叫福慧两足尊了。
我们在五台山,在三宝地,
奉献自己的每一天,
真实地辛苦着,
真实地思考着:
为什么会来这里?
也就会更加深刻地去
理解佛法、理解人生、理解轮回。
在我们每天
无私奉献的
精神世界里
金
色
界
在
哪
里
?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