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我见”与破“我执”的关系

2023-05-11 21:30: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图片





▲點擊音頻聆聽音乐
图片






在破我见和破我执中,破我见很重要。虽然“我见”是概念,但不要小看这个概念,我们都是在概念里生死轮回的。“我见”一破,“我执”就容易破。



图片

















01



念佛要念到梦里面



FORIQINGLIANG



为什么我常常强调念佛要念到梦里去?因为如果你在梦里能提着佛号,哪怕就是提着,哪怕就是持名,都能避邪,都能避恐怖。这个仅仅是你持佛号得来的,不是说梦中我持着佛号,还能思维无量光无量寿,还能思维空性,有可能你还达不到,但如果在梦里能持佛号,就会从不祥中解脱出来。


这是因为梦境中的我们对身体的执着只有醒着时候的十九分之一,如果你在梦里有这样的见地,还能提得起佛号,那是极其容易突破这个“身执”的。


我们在清醒的情况下,哪怕是年轻人,身体很好,要靠打坐把这个“身执”打破是非常困难的,有的几十年功夫下去,我执的境界还是一动不动。虽然我执是虚妄的,但实际修行是很难的,如果在梦里能突破“我执”,也可以当下“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也可以物我双亡、光明现前。





图片











图片







02



修行要先安立佛法的见地



FORIQINGLIANG



如果有善知识带着打坐,有可能有一点忘我,我执的边际有点模糊,但并不代表就能连根拔除。纵使用小乘的方法去观四大,观五蕴,从色法的触深入到名法的观,然后去解析它的层次,最多就是一种领悟。你的觉悟可以这样,但从境上是脱不出来的。只要境上脱不出来,我执的“绳索”就牢牢地把我们捆绑在轮回的“车轮”上了。


所以,要先破见。相对来说,见比较好破。不正确的见破了之后,持一个正确的见,然后修,修到在清醒和睡梦中也能持着这个,奇迹就会在睡梦里发生,毕竟梦境是如幻如化的。


也就是说,你在睡梦中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改变了这个恐怖的境界,是因为你念佛了,这个境界才变的,不是你有意要改变境界,这是有区别的。要修到若干年后,你的智慧、福德、资粮足够了,才能在梦里识别这是梦境,又知道用甚深的佛理去对治,这个时候,就能改变梦境了。如果你能自主地运用佛法来改变梦境,那你在现实生活中就可以改变命运了,因为梦里的境界讲到底了还是你自己制造的。


所以,修行的重点就是先安立佛法的见地,然后去实践,在这个过程中破“我执”。也就是先破我见,再破我执。





图片









03



梦里知道自己是佛弟子的含义



FORIQINGLIANG



佛法的知见,是由你当下对这个世间的厌离和你往劫修学的善根决定的。包括以后破身执,也是取决于你当下勇猛精进的程度和你过去世修行的功德与善根。


你过去如果修到过大乘的境界,那你这辈子再来修小乘对治我执就很快,不知不觉就“轻舟已过万重山”了。别人修小乘可能三十年还修不了,你可能三天就过去了。如果你前世对金刚乘已经修熟了,对于四大、五蕴都已经自在,能转识成智、转烦恼成菩提、转有漏成金刚体性了,甚至你前世已经是一个证得不死虹光的人,那你再来到这里就很简单,很快就又恢复前世的善根了。


如果不是这样,至少我们的目的是修解脱,小乘也是可以解脱的。在末法时代,解脱主要靠信心,所以要反复闻思,反复总结,领会它的意思。真正领会意思了,实践起来就很简单。


为什么我们给别人皈依,最后都交代“念十万遍三皈依”?这个三皈依要念到梦里都会念,梦里都要知道自己是佛弟子,这是有很深的含义的。





图片


佛日

清凉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佛法的修行还是越古老越好!
· 石碑的护法神说:它代表唐代的佛法,加持力很大,要好好保护!
· 佛法加持最大的时候,不要让业障冒出来
· 《童蒙止观》〡疾病出现的相状和因缘
· 这是何等的快乐!
· 用智慧的宝剑斩破生命的牢狱
· 看,有什么好贪的!
· 镜面国王具超人聪慧(三)
· 修行的信心
· 对治睡眠,从这里入手
· 泪目!年老黑猩猩病危,面对来探望的旧友,脸上露出灿烂笑容
· 如何相应于解脱、相应于极乐世界
· 念佛,“着力即差”的境界
· 普愿一切众生入于佛法之门——日诵净行品106愿
· 菩提心的瑞相
· 镜面国王具超人聪慧(二)
· 天天这种状态,罪业何愁不净?!
· 平凡中有一种正觉的喜悦
· 阎王对我说:堕入寒冰地狱,只因你心肠太冷酷,
· 在惭愧心的鞭策下,每天都要自我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