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
自在
Inner Peace
普陀山的磐陀石上有四个字,
一个是“惺惺”,
一个是“寂寂”。
寂寂惺惺是,寂寂昏沉非;
惺惺寂寂是,惺惺散乱非。
这个是修行的关键,
修行的关键就在这个地方。
—— 摘自悟公上人《修行直指》
1
实修派的窍诀
我师父讲的“惺惺寂寂”,这是念佛或打坐时的一种状态。
“惺惺寂寂”就是保持很清楚的状态,同时又很安静、不散乱,“惺惺散乱”就是虽然有觉性,但胡思乱想就不对了,叫“惺惺散乱非”。
反过来说,“寂寂惺惺是”,“寂”是能沉淀下来,同时保持着觉照的清明;“寂寂昏沉非”,如果寂寂的时候掉入昏沉的一边去了,那就不对了。
所以,“惺惺”和“寂寂”要相互平衡着,照而常寂,不散乱,这个是最好的状态。
这就是实修派的窍诀,这是师父他老人家八十五岁圆寂前的开示,这在平时是不好讲的。既然是窍诀,就是他老人家修行一辈子的心得体会,平时也不会随便讲出来,否则会受影响的。多少修行人一辈子也不会显露,都掩藏得很深,别人根本不知道他是修行人。
2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打坐有打坐的正确状态,干活也有干活的正确状态。干活的时候不打妄想,不开小差,干什么就是什么,这就叫定力,保持着大脑清清楚楚,觉照明利,这就是修行,这里面就具足了戒定慧的修持。
处处都可以修行,哪儿不是修行啊?你以为干活不是修行吗?禅宗里说“运水搬柴,无非妙道”,于普通、平凡之处最看修行功夫,吃饭、上厕所都可以看得出来,都是有正念的。
每天吃饭、睡觉、出坡、做功课、晚上听法,好像觉得挺雷同,实际上每天都不一样,干的活不一样,心里的烦恼也不一样,每天都是新的。儒家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每天所听的法,我们的觉悟也不一样的。
在这个物欲横行的世界,在这个知见浑浊的年代,我们这辈子还能学佛,不要说在末法时代了,就是在佛陀时代都是极其稀有的。
FORI
QING
LIANG
3
修行路上的春天
我们身心能沉淀在这里学佛、修行,这实际上是不容易的,因为你一个人要从过去的生活状态里跳槽到这里来,有多少人会被你动心呀!人是有社会属性的,有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只要有一个人想不通,就会成为你坐在这里的障碍。你之所以能坐在这里身安、心也安,因为“后援团”能理解你、随喜你,能给你护法,这是需要很大福报的。
我们既然已经坐在道场里了,就要把自己的状态也调整过来,调稳了,这样稳稳地修几十年,就能迎来修行路上的春天。
FORIQINGLIANG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