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风光有谁争

2023-02-24 21:30: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佛日清凉






禅宗里有一句话叫“只问见地,不问行履”,这是对有行履、有境界的人说的。有见地必然有境界,只不过境界现前的时候就像印光大师所说的那样,“客路溪山任彼恋,自家风光有谁争”,但提正念。

 

有的人修行很好,得到轻安之后,享受在那种轻安的境界里,禅七时一坐一支香就过去了,禅七一下子到头了,那也是很舒服的,一年、两年、三年都可以享受在里面。

 

现在大家都羡慕修行得轻安的人,但对古代祖师来说,这就不行了,要把这个境界给夺去,叫“夺境不夺人”。因为这是法尘,耽执在法尘里,这叫枯木禅。


所以,在佛教的修行中,境界乃至神通是要很警惕的,不仅不能把它作为修行的目标,甚至在它出现的时候,也不能贪着它,这就需要以见地去超越了。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追忆玄奘大师】玄奘精神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深远影响
· 住持转世鸽子,只为一个承诺
· 玄奘大师圆寂纪念日〡纪念“民族的脊梁”
· 回忆里的痛,要如何承受?
· 《童蒙止观》〡禅定中要去除的五种障盖(上)
· 佛度化我们的“落脚点”
· 龙天护法、诸天善神力量的来源
· 怎样从一件事中明白整个人生?
· 桑嘎拉顽强抗拒诱惑(二)
· 一分实践,得一分结果
· 修行要知道修什么
· 修行不能急,心还要调得有一种喜悦感
· 皈依本身就是究竟法
· 功德越大,佛菩萨的加持也越大
· 假如不回向……
· 命苦和命贵,从这里区分
· 桑嘎拉顽强抗拒诱惑(一)
· 要有福报资粮才能体解大道
· 【缅怀追思星云大师】这是学佛路上非常重要的加持
·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介绍我们去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