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普及的意义

2023-02-10 21:49: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图片



中国的元宵节是一个自身特质非常鲜明的传统节日。远在东汉孝明帝——刘庄正月十五夜梦金人,飞行庭中。后从太史官处得知,这位金人是西方的一位大圣人,名叫“佛”,而这位佛陀的思想影响这方国土的时机已经到来。接着,就有了迎请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尊者、翻译经典、建寺立刹等对每一位中国人而言意义非凡的事件。


从孝明帝开始,以纪念佛法东传之梦,也是仿效当时印度摩揭陀国每逢正月十五都会僧众云集、观佛舍利、点灯礼佛,下令每年的正月十五大弘佛法,自皇宫、群臣、官衙,到街市老百姓,都一致地在这一天挂灯笼。甚至把佛法的道理写在在灯笼上面,让人们看灯笼学习佛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寺院则开放佛舍利供大众瞻仰。



图片





 

从官方到民间,正月十五主要就是围绕着佛、舍利和法、教典开展各种活动的。此后到南北朝,比较有名的是梁武帝,也是大力推广这些,一直延续至今。


所以,元宵节是我们中国佛教氛围最浓厚的一个节日。但是现在我们渐渐地灯的规模也越来越小了,很多地方哪怕扎灯,做灯节,佛教的内涵也是慢慢地隐退了,对于元宵节最原始的流传就越来越淡化了。甚至作为春节之后比较隆重的第一个节日的内容,或许在小孩子的记忆里只是吃汤圆了。




图片




我们现在二十一世纪了,尤其是这几个月,有消息称智能程序已经可以代替人类去写论文、查资料了,它写出来的论文可以比普通的人写得更好,在那些国际知名的大学里面,有可能它的论文分数都很高的。

 

也佐证了很多的科学家、教育学家的说法,这个时代我们所学到的这些知识性的东西,只要属于大数据范畴的,我们人类一定是学不过电脑的。那什么才是我们人类所真正应该拥有的知识呢?这个机器人说,人跟电脑、跟机器人最不同的地方,就是他有自主意识,尤其属于灵魂的这一部分。

 

佛法的修行体系是完全自洽的一套大系统,是自成理论系统的。在佛教里,比如菩萨的十信位,从初地到十地,乃至成佛,这些名相都是需要我们去了解和身心去实践的。佛教的这种修证是电脑不能替代的,也就是我们现在学到的佛法,才是我们人类的最后的尊严。



图片




计算机再怎么智能化,也不能替代我们人类自身生命的成长——不能代替你吃饭,也不能代替你心智的成长。所以佛法在二十一世纪不但不落后,反而会越来越显发出它的伟大。


唐朝的时候,六祖大师的《坛经》里就讲到“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我们的精神层面如果迷失的话,想从物质上、财富上来弥补,这是完全不对口的;到了宋朝,永明延寿大师也讲到这个,“心若迷失,物何以救”。缺失了心灵成长的教育,心灵迷失了,要想从物质上去弥补,这根本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当今时代,一方面社会的物质丰富、知识积累、科技发展,实际上给我们人类和地球带来了更大的危机;另一方面我们生命没有健康成长,并且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也是为什么在悠久的历史上,元宵佳节要这样深入地、普及地去推广佛教的原因。这是每一个时代所要共同努力的一个核心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健康成长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缺失这一部分的修习,严格上我们不能称为是一个健康的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的心灵危机,佛教剖析得非常细腻,作用就是我们可以去实践。就像拆弹一样的,把它的引信拆掉,就安全了;就像洗垢染一样,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就可以净化、洗除污垢,恢复我们心的本性、诸法的实相。这些清净的本体是诸佛已证得的,又是众生所迷失的。


这就是佛法几千年保存在世间的价值。佛法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危机的,从而找回我们身心灵的平衡。而且我们每个人学佛,当下就会得到受用,得到智慧的清凉。


任何时代都不缺知识的学习,而佛教最重要的是可以指导我们去实践,最后达到转凡成圣的效果。


所以我们佛弟子要找回一种文化自信,好好地深入去学习,这些佛教知识是这个时代的希望。




图片




两千年来,源于猜灯谜普及佛法基本知识的元宵节,我们就可以知道,佛法真的需要普及,真的需要学习。不识字叫“文盲”,识字不懂佛法叫“佛盲”,在这个对我们生命最重要的佛法上,我们是无知的。

 

所以,我们所做的这些,就是为了元宵佳节还能像古代一样猜灯谜,能把经典、能把祖师的语录普及在大街小巷,深入到千家万户,让佛教的智慧成为社会底色、人心的最基本秩序。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妙法堂记要】为什么要珍惜现前的三宝
· 受菩萨戒之日,也是每一位戒子“法身慧命”的生日
· 情人节将至,为您倾情献礼——由五百世情缘引发的一部佛经
· 修行不要走错路
· 我们每天处于“漏”的状态自己却不知道
· 为什么要持戒?
· 善愿恶誓
· “舍”的智慧
· 【妙法堂记要】佛教普及的意义
· 人生这四个“第一”,谁能做到谁收获颇丰
· 当一个个的去掉错误概念后,般若空性智慧就会现前
· 小小的一个念头却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 《童蒙止观》〡修学止观的十个要点
· 这五花大绑,要由你亲自解开
· 珍爱当下的修行生活
· 谈谈修行中闭关和住山等话题
· 象王恭敬出家相
· 天上现出的莲花和人间的清净道场,哪个更宝贵?
· 【妙法堂记要】天上幻化的莲花和人间的清净道场,哪个更宝贵
· 高人做事,都要先拿捏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