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迷失 物何以救
佛法在二十一世纪不单单不落后,而且越来越显得它伟大。从两千年来的猜灯谜,要普及佛法的基本知识,那我们现在看佛法,就觉得真的需要普及,真的需要学习,在佛法上,在对我们生命最重要的认知上,我们是无知的。
中国的节日它是有它自身的一种特质,从远在东汉孝明帝,我们刘庄皇帝正月十五夜梦金人,飞行庭中,并且有声音跟他说,僧像之教能够光临此土。
他这个梦让他非常地震撼,也是喜悦。在早朝的时候就问群臣,有通天文地理的大臣就告诉,告诉他在周朝太庙里曾经有记载过:西方有大圣人出世,祂的言教却后千年流传此土。这记载跟皇帝这个梦是相应的。
孝明帝就派十八位大臣远赴西域去迎请佛教,迎请高僧来中国。在大月氏国,近现在的阿富汗境内遇到了迦叶摩腾尊者和竺法兰尊者,带着佛像、佛舍利和经书,所谓白马驮经,腊月的十二月三十来到了中国,来到了当时的国都洛阳。
从孝明帝就开始,以纪念他令佛法东传的这个梦,从正月十五就大弘佛法,先是自从皇宫、群臣、官衙,到这个街市,最后百姓,都一致地在正月十五挂灯笼,甚至在灯笼上把佛法的道理写在上面,让人们看灯笼学习基本理论,这些佛法的基本理论知识。由此就还开发了更多的一些文学形式,包括猜灯谜之类的。那寺院就是开放佛舍利,从官方到民间,主要正月十五就是围绕着佛陀、三宝、佛法,佛、舍利和法、教典。一直到南北朝的时候,比较有名的是梁武帝,也是大力推广这些;一直到隋唐,宋、元、明、清,延续至今。
佛法它需要普及的,佛法它是完全自成一套理论系统的,从哲学到修行体系,它是完全自洽的这样大的一个系统。
我们现在二十一世纪了,尤其是这几个月,在科技方面,说智能程序已经可以代替人去写论文、查资料。
几年前就说了,如果用电脑去运算的话,一个案例用什么法典,它查资料有时候得出来的比我们人还要快。现在它写一个论文,写出来可以比普通的人要写得好。
也就是说这个时代我们所学到的这些知识性的东西,大数据有的,我们一定是学不过电脑啦。那什么才是我们人所真正该拥有的知识呢?人跟电脑、跟机器人最不同的地方,就是他的自主意识的,尤其属于灵魂的这一部分。
比如我们修菩萨行,菩萨从十信位,乃至登地,从初地到十地,这个修证是电脑不能替代的,也就是我们现在学到的佛法,这个才是我们人类的最后的尊严。人的现在知识的拥有,我们已经比不过计算机了,但是计算机不能替代我们人类的自身生命的成长,它不能代替你吃饭,不能代替你心智的成长。
所以佛法在二十一世纪不单单不落后,而且越来越显得它伟大。从两千年来的猜灯谜,要普及佛法的基本知识,那我们现在看佛法,就觉得真的需要普及,真的需要学习,在佛法上,在对我们生命最重要的认知上,我们是无知的。
唐朝的时候,我们六祖大师的《坛经》里面就有讲到,我们心灵、我们精神层面如果迷失的话,想从物质上、财富上来弥补,这个方向完全是不对的。宋朝永明延寿大师也讲到,“心若迷失,物何以救”。
所以我们一方面物质 科技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实际上给我们人类,乃至地球带来更大的危机。但另一方面我们生命没有健康成长,人类精神层面道德的羸弱却一直伴随着我们。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要这样子深入地、普及地去推广佛教,这是每一个时代所要共同努力的一个核心的一个议题,那也是我们每个人健康成长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传喜法师
扫描二维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浙 (2022)000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