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不要走错路

2023-02-10 00:00: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佛教制戒的目的就是为了入定,所以修定的时候自然就有戒。为什么禅堂里要学规矩?规矩就是戒,也是窍诀。


我们要想广学律藏,是非常不容易的,哪怕学一学那些名相都不容易的;你要找一个懂开遮持犯、能随机羯磨的师父给你传戒,也是不容易的。禅宗的道场,或者禅堂,那些规矩非常精准地就能收摄我们的身心,能起到一种防非止恶的作用,而且全部都是往道上会。



图片




虽然是戒,但它直接是为了定和慧,不偏不倚,它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学习它不会成为一种累赘。


禅堂规矩的妙用就是为了让我们能收摄身心,进而能够自利。大家可以共住,也可以一起同修,既能自利,又不打扰别人。


实际上不仅仅禅堂里是这样,我师父也跟我讲过,就是我们共住一室,也要护念别人的。师父特意讲到,不要在小小的房间里抖床单,最好拿到室外去抖。因为每个人的床单上都有自己的皮肤屑,或许还有螨虫,拿到外面晒的时候好好抖,还是要护念大家的。


还有,大家都睡觉了,你开着灯,还发出声音念经、持咒,这就影响别人了。房间就是睡觉的地方,该睡觉的时候,每个人要静静地放松下来,哪怕是打坐,也是要静静的。要做到我在房间里,别人却感受不到我的存在,要那么安静。


这是一种无我的体现,一个很清净的人就可以做到。如果一个人的业气还比较重,即便不发声音,那个气场、那个业力都会充塞整个房间,敏感的人都会感受得到。



图片


出家人修行修到后来,真的是“无我”,他往那一坐就像空气一样,就像不存在一样。


所以,我才会想那个公案想很久。一位师父去打水,那天看到一只受伤的野鸭子在独木桥上站着,他就折返回来,坐在房间里入定,圆寂了。这是多么高的人类文明,一个人来去自由了,他不会去妨碍别人,连一只鸭子也不会惊扰。


如果有了这个修行功夫,首先要做到持戒,就是不打扰众生。释迦牟尼的名号翻译中文叫“寂默能仁”,那个时候,阿罗汉听了佛陀的法马上就得受用,因为佛陀是现量加持。佛陀的色身具足法身、报身的加持,我们现在要怎么见佛陀?要从见法身之后才能见到佛陀的报身。



图片




禅宗里说正法眼藏,是不分佛陀时代还是末法时代的正法眼藏,正法眼藏就是正法眼藏。觉悟法性的时候,证悟佛的法身的时候,是没有时空段这个观念的,它就是代表佛陀的正法眼藏。如果你能证悟法身的话,那也是不隔时空的。


但是从福德上来说,我们是叫“去圣时遥”啊!如果我们能跟佛陀同生在一个时代,能作为祂的弟子,“善来比丘,须发自落”,佛陀讲的每一句话都像大灌顶一样,听了之后身心净化,业力消除掉,每个细胞都干净了。得到这样的净化之后,得禅定也快,在佛陀大光明的加持下,弟子很快能证入大光明。生命就会体验从内到外,从粗的四大到微细的四大,从粗四大的肉身透过,去到那种境界,还有我们内在的体悟。


所以,有时候大家修行也要往正确的方向走,不要走错路。印光大师讲:“客路溪山任彼恋,故乡风月有谁争。”“客路溪山”指的是修行境界,不要着境界,境界只不过是走过场的。佛教我们真正的证悟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超越一切境界的,“观“”自在”的状态。




图片

这五花大绑,要由你亲自解开

真实的利乐之源

新时代的“定海神针”

福城小和尚3D原创表情包发布啦~

喜迎元宵佳节|古文殊寺隆重推出2022年大事记

立春,从“有缘”开始明白人生

本自浩然 何复外求

同样的道场,对每个人都有不共的接引

我们的心态会决定我们此生的目的地

我们的心态会决定我们此生的目的地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善愿恶誓
· “舍”的智慧
· 【妙法堂记要】佛教普及的意义
· 人生这四个“第一”,谁能做到谁收获颇丰
· 当一个个的去掉错误概念后,般若空性智慧就会现前
· 小小的一个念头却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 《童蒙止观》〡修学止观的十个要点
· 这五花大绑,要由你亲自解开
· 珍爱当下的修行生活
· 谈谈修行中闭关和住山等话题
· 象王恭敬出家相
· 天上现出的莲花和人间的清净道场,哪个更宝贵?
· 【妙法堂记要】天上幻化的莲花和人间的清净道场,哪个更宝贵
· 高人做事,都要先拿捏分寸
· 佛子心声 | 我和师父的故事
· 披上最坚硬的人生铠甲
· 贤空法师:一天会过,天天会过
· 喜洋洋化干戈为玉帛
· 我们在这里修行,在这里解脱
· 三宝和我们生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