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藏污纳垢的房间,该打扫了

2022-05-22 21:33: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FORIQINGLIANG        



图片



一年当中,安居可以说是佛教里规模最大的一个法会。平时念经、打佛七,乃至参禅,一般性都不超过三个月,而安居却有三个月的时间,如果遇到了闰月,就是四个月。尤其中国佛教界,汉传佛教就有“夏学冬参”的说法,即冬天打禅七,参禅悟道,夏天学习。 



图片
图片





1

内心的宁静




每年四月初八前后,宁波慧日寺可以说是一年中最舒服的时候,连空气都是香的,树木也绿油油的,感觉肌肤都可以呼吸。


慧日寺虽然在山里,又地处海边,属于一种海洋性气候,只要太阳一落山,清凉的森林气息马上就扑面而来,而且还有海风,这里一年十二个月都很适合修行。


修行就要找这种地方,寂静是多么富贵又奢侈的事啊!内心的宁静是需要借助外在环境的宁静才能养成的。如果内在的宁静形成了,就不怕外在的噪音了。一个内心宁静的人,十字街头也可以参禅,火车、飞机上都能入定,这就是修行的功夫了。



Buddha Hall

图片
图片



所以有人问我“国学”是什么?我说中国的国学就是人和天相应的学问。儒家里就有“天人相应,天人合一”。为什么儒家提这么高的要求呢?说明儒家也是修道的。不修道怎么能做英雄呢?怎么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气概呢?


当一个人内在的寂静产生了,有体性了,就能对抗外在的愦闹,内在宁静的功德就能统领这种外在的无序。


 图片

三皈依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图片


2

心灵的主人翁



三皈依里的“皈依僧,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就是这个意思。一个具有儒家思想的人,体解了这个“道”,找到自己心灵的主人翁之后,肉身是从属于心灵的。


现在这个时代,人们的心灵往往从属于外在的世界,心灵被奴役在躯壳之内,受自己的身体所牵。这种心灵的迷失,本身也是一种罪过。当人类迷失了自我的时候,对外在环境的破坏力是非常强大的。


图片
图片



《地藏经》说我们“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实际上我们现在喝口水、吃口饭、打个喷嚏都是罪。生而为人,真的要赶快觉醒,至少要知道惭愧,知道忏悔。


一个人的心灵不压抑,有精神世界,有心灵空间,甚至通过这么多年学佛,我们知道佛有金刚体性,有诸佛菩萨的刹土,佛子有极乐世界的归宿,活着就能来五台山,死了还能去极乐世界,这是多么幸福的事!




图片


3

净化身口意



我们现在觉得世间不学佛的众生很苦,因为我们就是从那个苦里出来的,不管他觉悟不觉悟,有也苦,无也苦,但是学佛了就不一样了。


所以我们也努力,不是学佛了就不苦了,这要下一番功夫。要在有规律的生活中,让身心可以放松,然后长养功德,慢慢地,心灵世界能觉悟到佛性了;觉悟到佛性,发现了我们的心灵世界,然后忏悔业障、修福报去净化它。


Buddha Hall

图片
图片



忏悔业障就像大扫除,这个房间,我们百千万亿年、无量劫都没有注意到,而且无量劫到现在,身口意造作了极多的恶业,里面臭气熏天。阿罗汉有了神通都不想活了,原来无量劫来自己这么坏,这么不堪,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


所以没有神通是对我们的保护,不要知道太多,先把当下打理干净;干净了之后,慢慢地把它扩展;扩展了之后,身口意越来越清净,才能入住。



图片



又是一年安居,这叫春生夏长,希望我们修行的功德是猛长的,都能有所成就,内外无障碍。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生死苦海,浮沤而已”,你会很自信地说出来吗?
· 微言大义 • 邂逅十一国语精华句 |【中英意西韩俄瑞罗德泰日语】
· 时时处处好修行
· 三皈体
· 清华大学博士:人生在世,不去了解佛教是一件憾事!
· 那一声“能持”,就把我们的生命跟佛连结在一起了
· 转小向大,发菩提心
· 每过一夏,增长一岁
· 禅修中的五种念头
· 【茶香慧日寺】:皈依僧的意义
· 今日小满 || 二十四节气为什么没有大满,你知道吗?
· 当东方极致之美登上国际时装周 | 世出世间,我们的缺的是法,还是修法的状态?
· 给准提菩萨打个电话
· 【国际茶日】在兰若,一杯清茶,禅意几许?
· 小满 | 一个富有哲理内涵的节气
· 国际茶日 | 在一盏茶中安立身心
· 佛源长老 :当和尚的真实模样
· 以水为喻,你是哪种人?
· 尽孝,可以改变命运
·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