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获得自在的人生,是有方法的

2022-05-22 21:33:00 发布: 人气:4



FORIQINGLIANG

图片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灵峰宗论·示元白》

蕅益大师  著


   第十集(一)




图片


图片



我们听了这些理论要慢慢成长,等待着生命的成熟。即便有了理论,身口意也清净了,也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理需顿悟,事需渐修,习气更是要因次第尽。


如果前世真正发过大乘菩提心,这一世触到大因缘,就会超越到佛的果地去。因为菩提心本身是覆盖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过去发过大乘菩提心的节点,就好像虫洞一样,这个大因缘就帮你开启了,让你顿然超越当下,自己链接、恢复功德了。


为什么还要有顿超?菩萨乘愿再来,但是有的人来了之后又迷掉,怎么办?所以菩萨要先碰菩萨,先把这个菩萨点起来了,就像鞭炮一样,捻子要缠在一起,只要这个鞭炮烧过来,就会一个连着一个燃起来。


三宝住世也是这样的,所以金刚乘说,纵使有大善根的人来了,还是要有善知识的大因缘才能把他激发起来。






VOWS

改造自己

FORIQINGLIANG


图片



我发的一个愿,首先是救有善根的人,唤醒过去跟佛结过缘的这些人,因为我看到很多有善根的人都堕落了;接下来是救好人,因为好人也会变成坏人的。不要觉得好像世界上的罪恶跟我没关系,只要有这样的因缘,有可能我们比那些坏人还要坏,只不过这个因缘没有成熟。


所以大家在一起修行,就是给自己找个理由,可以心安理得地改造自己。


在座的每一位,我为什么会问你“从哪里来啊”?因为在我心里,我不仅看到你,也看到了你的父老乡亲、那一方的众生都因为你而不一样了,变得有福报了。如果有一个人退掉了,那一方的众生缘也因而断掉了。


就像慧日春联一样,每一幅春联上都有一个“佛”字,不仅这家人进进出出会看到,就是邻居、街上走过的人都会看到。不管是看到,还是“佛”字在那里放光,佛的功德力就会彰显在那里,加被众生。







PRACTICE

理性的选择

FORIQINGLIANG



图片
图片




找一个大家共住的地方是不容易的,所以要警惕自己的底线,不要做坏蛋。否则不要说我度不了你,慧日寺都不容你,轮回的路很宽广,这个娑婆世界满大地都是教室,该什么得度就什么得度。坏蛋会教育你,畜牲会教育你,地狱、饿鬼也会的。哪一个众生没有正觉呢?都有他的课堂。地狱的众生还有睡觉的时间吗?请问你高烧的时候,还睡得了觉吗?苦就是时间没有间断,空间没有间断。


菩萨戒定慧庄严,发菩提心,一身化无量身,遍布任何空间去救度众生,这是菩萨的威德和自在。众生是不自在的,是被动的,是苦的,虽然到了地狱也是无量身,空间无尽、时间无尽,但是由不得自己。


要想有选择权,就要自在;要想自在,就必须修行;只有修行才能离苦得乐,才能获得自在的人生。所以能够修行,这是自己理性的选择。但是实际上这个世界谁没有在修呢?愚昧的人也在修,他的命运也不会定住不动。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REPETANCE

照见五蕴皆空

FORIQINGLIANG


图片
图片





我们在五蕴——色受想行识中没有自在,只有通过小乘的修行,脱离了我们的贪嗔痴,从自己拙劣的人格化里解脱出来了,智慧才会越来越高,甚至照见五蕴皆空,从五蕴的枷锁里再一次跳出来。这时候,生、老、病、死的这个现象虽然还存在,但是本质对你已经不起作用了。比如象山大桥建起来了,那象山港在不在?还在的,请问还有阻碍吗?没阻碍了。


佛陀八相成道,也有生老病死,但是生老病死对佛陀没有作用了,佛陀只是自然地安住在生老病死里去随缘教化众生而已,连生老病死都是祂的工具、舞台,祂是可以超越的,随便怎么玩都可以的,但是衪不做对众生没有意义的事情。


所以佛陀成道之前次第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五禅…一直到九次第定,顺序着、倒过来、跳跃着都可以,涅槃前也是,再把这个顺一遍,然后告别了这个身体。


为什么结束?为了刺激众生,“你都见不到我了,还不修?”所以玄奘大师才会痛哭:“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生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就连“不见如来金色身”也变成我们忏悔的一种力量,我们已经生在末法了,还不知道忏悔吗? 







图片


图片



如果找到了这个感觉,每天怎么可能不修行?一天过去了,这一天的生命就撕掉了,凡夫的生命是单向的。佛陀是超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法华经》里讲得很清楚,既然佛不生不灭,早已超越死亡这种障碍了,早已得自在了。


请问我们师父在不在?他老人家既然是大成就者,早已了生脱死了,所以我师父也好,静慧老和尚也好,我见过的那些长者,他们就是以普通人的状态来示现,因为如果普通人都度不了你这个普通人,请问他现什么身?最慈悲的就是他们现普通人的身份来到我们身边,跟我们讲话,让我们看得到他,在潜移默化中度化我们。


所以小乘修法要以大乘心来摄。修任何法都要以三殊胜来摄持,发殊胜的菩提心,然后去修正行,最后结行回向殊胜。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生死苦海,浮沤而已”,你会很自信地说出来吗?
· 微言大义 • 邂逅十一国语精华句 |【中英意西韩俄瑞罗德泰日语】
· 时时处处好修行
· 三皈体
· 清华大学博士:人生在世,不去了解佛教是一件憾事!
· 那一声“能持”,就把我们的生命跟佛连结在一起了
· 转小向大,发菩提心
· 每过一夏,增长一岁
· 禅修中的五种念头
· 【茶香慧日寺】:皈依僧的意义
· 今日小满 || 二十四节气为什么没有大满,你知道吗?
· 当东方极致之美登上国际时装周 | 世出世间,我们的缺的是法,还是修法的状态?
· 给准提菩萨打个电话
· 【国际茶日】在兰若,一杯清茶,禅意几许?
· 小满 | 一个富有哲理内涵的节气
· 国际茶日 | 在一盏茶中安立身心
· 佛源长老 :当和尚的真实模样
· 以水为喻,你是哪种人?
· 尽孝,可以改变命运
·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