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IQINGLIANG
无为而无不为
道常无为而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道德经》
佛教的经、论,讲的往往都是人生和宇宙的真相,它不是我们平常所学的那些基本知识,不是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交通法规这些内容,而是关于我们的精神成长、菩提道路的交通法规,是能够真正解决我们的生存危机和生命障碍的学问。
现在社会上新发明一个词语叫“降维打击”,这个很有气势,讲起来很有英雄气概,但大多数人并没有升维的视角。而佛菩萨的这些经、律、论,都是关于升维的。其实只要提升一个维度,低维度的矛盾就可以不解而解了。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无为而治,无为就是升维。“无为而无不为”——“无不为”就是没有不能解决的低维问题,升维就是解决困境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现在社会学上讲的“宗教”,和佛教讲的“宗教”不是一个概念。佛教讲的是宗门教下的意思(宗门就是指禅宗)。中国的数字一、二、三,也不是数学概念的1、2、3,而是哲学概念的一、二、三,它是一种步骤。
《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一是道起无生——道是无生的。禅宗有时候画个圆,指的就是天地宇宙的大统一体,我们现在说的“一统天下”,就是这个“一”,佛教讲有情世界、正觉世界、器世界;道家讲道分阴阳、太极生两仪,这就有对立面了,有阴有阳、有静有动,这个阴阳再继续叠加,就演变成天地万物、有情无情。
FORIQINGLIANG
真
理
才
是
生
命
的
皈
依
处
所以在社会上的人看来,佛教的知识好像没有用,如同老子所讲的那样“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大道在一般人面前,很多人都是大笑之,因为以他们的价值观念,是不能触及的,也认可不了。但这恰恰就是道本身的高明之处——高深的智慧不是普通的人能够了解的。这就是一个客观真相。
还有的人也会有疑惑,这些看上去没什么价值的道,为什么会流传千古呢?历代帝王都不知道哪里去了,英雄也都归于尘土了,为什么这个道理在世间几千年都不磨灭呢?很多人将信将疑,想信却信不了,想疑也没资格怀疑,所以就有了这样一批将信将疑的人。
如果道没有价值,怎么会流传下来呢?又怎么会被称为经典呢? 最后只有绝顶的人、大智慧的人,才会“勤而行之”,把真理当成生命的皈依处,并依照它去行。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