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维解围、无为高维

2022-03-28 21:33:00 发布: 人气:5




FORIQINGLIANG


图片







无为而无不为



道常无为而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道德经》









图片




佛教的经、论,讲的往往都是人生和宇宙的真相,它不是我们平常所学的那些基本知识,不是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交通法规这些内容,而是关于我们的精神成长、菩提道路的交通法规,是能够真正解决我们的生存危机和生命障碍的学问。


现在社会上新发明一个词语叫“降维打击”,这个很有气势,讲起来很有英雄气概,但大多数人并没有升维的视角。而佛菩萨的这些经、律、论,都是关于升维的。其实只要提升一个维度,低维度的矛盾就可以不解而解了。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无为而治,无为就是升维。“无为而无不为”——“无不为”就是没有不能解决的低维问题,升维就是解决困境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图片



现在社会学上讲的“宗教”,和佛教讲的“宗教”不是一个概念。佛教讲的是宗门教下的意思(宗门就是指禅宗)。中国的数字一、二、三,也不是数学概念的1、2、3,而是哲学概念的一、二、三,它是一种步骤。


《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一是道起无生——道是无生的。禅宗有时候画个圆,指的就是天地宇宙的大统一体,我们现在说的“一统天下”,就是这个“一”,佛教讲有情世界、正觉世界、器世界;道家讲道分阴阳、太极生两仪,这就有对立面了,有阴有阳、有静有动,这个阴阳再继续叠加,就演变成天地万物、有情无情。





FORIQINGLIANG








图片



所以在社会上的人看来,佛教的知识好像没有用,如同老子所讲的那样“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大道在一般人面前,很多人都是大笑之,因为以他们的价值观念,是不能触及的,也认可不了。但这恰恰就是道本身的高明之处——高深的智慧不是普通的人能够了解的。这就是一个客观真相。


还有的人也会有疑惑,这些看上去没什么价值的道,为什么会流传千古呢?历代帝王都不知道哪里去了,英雄也都归于尘土了,为什么这个道理在世间几千年都不磨灭呢?很多人将信将疑,想信却信不了,想疑也没资格怀疑,所以就有了这样一批将信将疑的人。


如果道没有价值,怎么会流传下来呢?又怎么会被称为经典呢? 最后只有绝顶的人、大智慧的人,才会“勤而行之”,把真理当成生命的皈依处,并依照它去行。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天台宗纲要》讲记合集 {精美版}
· 修行要发誓愿力——《灵峰宗论·示元白》 第三课
· 如果有善根,当你读到他们的文字,都会有这种生命的同感与震撼
· 净土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纪念日 〡他,是阿弥陀佛在人间的化现
· 降服的,都是内心世界的投射
· 那实际上是一个妄念 ... ...
· 想克服昏沉,先从哪里突破?
· 这个春天,播种下福报的种子
· 善巧,从大悲心里来
· 佛陀的涅槃是为了什么
· 这是一份来自圣地,特殊的加持【中英意语】
· 圆瑛大师:戒杀放生,是学佛之行
· 拥有真正的三皈体
· 石佛之缘:中国早期石雕造像欣赏之一
· 在无常世界里,拥有一座安全岛
· 只有对三宝了解得很清楚了,才能紧紧地依靠
· 不离依止
· 【释迦牟尼佛本生故事】成功飞出笼子的鸽王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为什么在极乐世界成佛也易
· “ 一览众山小”的生命体验 【中俄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