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巧,从大悲心里来

2022-03-27 21:3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天台宗纲要》

静权大师  述


  第六十集(一)

圆教

(六)十乘观法

1.观不思议境

2. 真正发菩提心

3. 善巧安心止观


图片

点击图片观看讲课视频


课程:《天台宗纲要》第六十集

讲解:上传下喜法师

地点:宁波慧日禅寺

时间:2018年

时长:39:30




(六)十乘观法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体不思议妙境,常恒寂然,这是定,寂而常照,这是慧。定即是止,慧即是观。

--- 《天台宗纲要》原文





一念无相便是空,心念的这个心体就是不思议妙境。


当这样子产生慧观的时候,就是定,叫“常恒寂然,这是定,寂而常照,这是慧。定即是止,慧即是观”,所以定慧总持,止观双运。


这就是教我们修行,这个学会了,处处都是禅堂。如果说三大阿僧衹劫能成佛的话,每一天上课,带领我们不知道超越多少劫,累劫勤苦修行,有时候不如一堂课啊!



图片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这里,还须分别所安和能安。所安是法体,即是不思议妙境;能安是寂照。若知烦恼生死,本性清净,这是寂,也就是止。

如《摩诃止观》说:“无明痴惑本是法性,以痴迷故,法性变作无明,起诸颠倒善不善等。如寒来结水,变作坚冰;又如睡来,变作有梦。今当体诸烦恼,即是法性,不一不异。虽颠倒起灭,如旋火轮,不信颠倒起灭,唯信此心,但是法性,起是法性起,灭是法性灭,体其实不起灭,妄谓起灭,只指妄想,即是法性,以法性系法性,以法性念法性,常是法性,无不法性时,体达既成,不得妄想,亦不得法性,还元返本,法界具寂,是名为止。如此止时,上来一切流转皆止。”

若知烦恼生死,本性如空,这是照,也就是观,如《摩诃止观》说:“观者谓观察无明之心,上等法性,本来皆空;下等一切善恶妄想,皆如虚空,无二无别。譬如劫尽,从地上至初禅,炎炎无非是火。又如虚空藏菩萨所现之相,一切皆空,如海慧初来,一切皆水。介尔念起,所念念者,无不即空,空亦不可得。如前火木,能使薪然,亦复自然(自烧),法界洞朗,咸皆大明,名之为观”。

这是说明能安的寂照---止观。又烦恼生死,即是法性,即是不思议妙境,能安即所安。所安是法界体---不思议妙境;能安是法界用---寂照。

--- 《天台宗纲要》原文





善巧从哪里来?从大悲心里来。这一段就是悲智双运。


 “如海慧初来,一切皆水”。智慧海弥漫着,我们就浸润在智慧海里,一切都是水,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又如“虚空藏菩萨所现之相,一切皆空”。所以我们施食的时候要念南无虚空藏菩萨,尽虚空都是食物。


所以天台宗的祖师,还有静慧老和尚,我们师父悟公上人,他们都有天台宗这种止观的修法,都有这种受用的幸福,成就也特别高,所以叫真正地念佛。


请问会止观了,是不是在念佛?这就属于实相念佛,一般实相念佛在念佛法门里是最高的了,都不敢讲的,保密的。但这里就显说出来了,“体不思议妙境”,实际上就是实相,这样一念就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图片



“所安是法界体,能安是法界用,一念无相谓之空。”一念无相即是体、即是本;能够知道这一念无相,就是用、就是慧。如果按照这个修,就直接可以证小乘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可以证小乘的有余涅槃了。


“无法不备谓之假”,众生无明的时候,起诸惑业,也是按照这个原理。“性空故可以缘起”,缘起一切善妙之法,菩萨依着这个修,就可以成就菩萨诸位。“不一不异谓之假”,非一非异、止观双运,这属于中道,这个中道就可以证佛果。而且如果具足一心三观,比如生起一切善法的时候,同时知道它是当体即空的,同时体和用是双运的,就具足了空、假、中。


“所安是法界体---不思议妙境;能安是法界用---寂照。”能安是法界用、寂照,这就是止和观,也名定和慧。


所以说法是要有勇气的。有的法师不说法,正因为这样,所以要劝转法轮。劝转的这个人要福德很大的,否则这个事轮不到你做的。要启动一个人的法缘,这个人一旦开口讲法了,就改变他的修行状态了,有时候这是不能说的,这是自受用境界。一旦说出来,加持就没有了。


讲法里最殊胜的就是自己体会、修证法义,但是这对说法者来说是最危险的。这一段就是为了让大家珍惜法的这种难遭难遇,没有珍惜,白纸黑字,一读就过去了,你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所以这个太重要了。




扩展学习资料


图片

无明痴惑本是法性。以痴迷故法性变作无明。起诸颠倒善不善等。如寒来结水变作坚水。又如眠来变心有种种梦今当体诸颠倒即是法性。不一不异。虽颠倒起灭如旋火轮。不信颠倒起灭。唯信此心但是法性。起是法性起。灭是法性灭。体其实不起灭妄谓起灭。秖指妄想悉是法性。以法性系法性。以法性念法性。常是法性无不法性时。体达既成不得妄想。亦不得法性。还源反本法界俱寂。是名为止。如此止时上来一切流转皆止。观者观察无明之心。上等于法性。本来皆空。下等一切妄想善恶。皆如虚空无二无别。譬如劫尽从地上至初禅。炎炎无非是火。又如虚空藏菩萨所现之相一切皆空。如海慧初来所现一切皆水。


--《摩诃止观》卷五智者大师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这是一份来自圣地,特殊的加持【中英意语】
· 圆瑛大师:戒杀放生,是学佛之行
· 拥有真正的三皈体
· 石佛之缘:中国早期石雕造像欣赏之一
· 在无常世界里,拥有一座安全岛
· 只有对三宝了解得很清楚了,才能紧紧地依靠
· 不离依止
· 【释迦牟尼佛本生故事】成功飞出笼子的鸽王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为什么在极乐世界成佛也易
· “ 一览众山小”的生命体验 【中俄双语】
· 太虚大师:佛是觉悟的人
· 珍惜因缘,展现生命美好的那一面
· 《天台宗纲要》讲记合集 {精美版}
· 了解正确的闻法方式,将终身受用不尽
· 佛都愿意带我们,我们还拒绝吗?
· 春已归,多放生
· 藏 通 别 圆是整个佛教的教义体系
· 智炬传承 ——纪念悟公上人百岁诞辰净友法师开示
· 即便如此 ,你是否依然百折不挠 【文化释说 • 5.2下 • 英文有声书连载】
· 伽蓝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