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ere
The Buddha Dharma
一切菩萨成就佛法,皆由善知识力,以善知识而为根本,依善知识生,依善知识出,依善知识长,依善知识住,善知识为因缘,善知识能发起。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
依止善知识亦复如是,能成一切佛法大器。又如大海众流所归,菩萨因善知识从彼出生故,即得圆成一切菩萨行法及一切佛法。如宝积经云:“佛言,迦叶,如人乘船入其大海,而于中流船忽破坏,是中或有依一版木或余椽木,随得所依安隐到岸。迦叶,菩萨乘于一切智心之船亦复如是。忽于中流坏失菩萨乘法,若遇善知识而为依止,彼即还得一切智心,乘诸波罗蜜多法运载而行到法界洲。迦叶,所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而悉依止善知识故。是故于诸善知识所供养承事而为最上。”
——《大乘宝要义论》
我们真诚地感恩弘宗演教诸大善知识。界诠长老在讲《大乘起信论》的时候,实际上他是有心得的,他知道烦恼是什么。他比喻了一些,想想再收回来,照见清净的本体,也照见生灭的妄想。长老在一座中就把佛法的精要都能融在这个法里,他在人间,给普罗大众都洒下解脱的种子,把佛法的真谛散播在众生心中。不论现场的理解不理解,乃至讲法的视频做出来了,所有看到这部讲法影片的众生,不论什么时候看、都会得利益,这就是佛法超时空的加持。佛法为什么能超时空?因为佛法是如来藏,如来藏就是超时空的。
长老亲自带着大家学习,多么大慈大悲啊。他把我们要修一万劫才产生的信心,当下就能启迪我们生起。而且他知道这很难,所以他收放自如,讲法很有弹性、非常轻松愉快。他也不觉得给你讲了,你的信立刻就生起来了,不给你压力。
但这样轻松愉快地讲讲笑话,我们心的明分的体就越来越增上,无明就越来越消减、越来越学会修行。我们的修行就是这样,慢慢地摸到一点支撑点,能摸到一点平衡,像小孩踉踉跄跄开始学走路了。这就有父母拉着你、扶着你,放手怕你摔倒,拉着你又怕你学不会,慈眼看着你,温柔的手又扶持着,我们的成长就是这么慢慢起来的。
Grow up with
the compassion from
the Triple Gem
所以当我们修行得力的时候,
是不忍心圣教衰落的。
为什么一个人修行增上的标志是
不仅智慧开了,
而且对众生的慈悲会增长?
因为你知道我是因为这个病痛苦不堪,
我现在吃了解药我得救了,
那众生也是如此,
他的烦恼、无明也是可以破的。
我们不要对不懂佛法的人不耐烦,
他的不懂就是你的过去,
你过去也不懂的。
你不放弃他、慢慢来,
他的明天就是你的今天,
他的现在就是你的过去。
为什么这么做?
因为我们也是这样被诸佛菩萨救的。
所以就会不忍圣教衰,
不忍众生苦
这就是自然而然一种佛法的情操。
我们打开大乘经典,加持都是超时空的,都是佛陀无漏光明的悲悯。这不是世间的情感,佛是有体、相、用的,“用”是不离相的,“相”是不离本体的。因为这个“体”是超时空的,所以“相”也是超时空的,所以“用”也是超时空的。
一位法师在讲经说法的时候,不论讲大乘,讲小乘的经典都是超时空的。法师讲小乘的心,也是大乘的心啊!他讲小乘是为了度小乘众生。
若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应当恭敬供养,亲近善知识,何以故?欲速觉一切智故。彼菩萨摩诃萨恭敬供养,亲近善知识,起十种心。何等为十?所谓:于善知识起给侍心、不违心、随顺心、欢喜心、不求利心、一向心、同善根心、同愿心、如来心、同满行心。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于善知识起十种心。
——《大方广佛华严经·离世间品》
所以只要是佛法,我们就应当恭敬,从恭敬中必然会得到佛法的功德。印光大师说三宝的利益是在恭敬心中求。不仅打开经典时,我们应当如面临圣容一样,法师在这里讲,我们这通过录像传递着法师的音容笑貌,映入我们的心里。即使视力不好的,也应满怀感恩,尽量多看法师的音容笑貌。在感恩心中,你才能够跟法师弘法的悲悯之心、悲智的心相应。倘若你以冷眼旁观、若有若无、玩世不恭的心听法,是不会与法师相应的。
善男子!于是佛法中倍应恭敬爱念生清净心,于善知识中应生如佛想。何以故?为善知识守护故,菩萨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常啼品》
我们应当生起这种感恩心:“佛法的音声所在之处即为有佛”,法师在座上弘法即为是佛现前。释迦佛陀出生的时候,我的业障重,没有遇到,但在末法时代居然还有善知识,显现跟我们一样的凡夫身,现前来度化我这个刚强罪恶的众生,不舍弃我。你若真有这样的感恩心,自然而然眼中就会含着泪在看;听着每一句话都震动你的耳膜、震动你的心灵;然后震动你内在的智慧体,如来藏里面功德性的体就慢慢现出来了,因此我们众生无明的、心里业障的部分就开始被净化。
闻法可以净业障,可以增福慧,上根器的当下开智慧。什么是上根器?就是如理如法的状态。当你的状态越如法,当下就得受用,就能开智慧;如果你如法的程度越低,得益就越慢。
我们要注意了解不如法的闻法方式,尽力根除。
法器之三过
一、耳不注如覆器之过:
二、意不持如漏器之过:
三、杂烦恼如毒器之过:
(六垢)分六:
一、傲慢;二、无正信;三、不求法;四、外散;五、内收;六、疲厌。
五不持:
一 、持文不持义,二、持义不持文,三、未领会而持,四、上下错谬而持,五、颠倒而持。
我们了解了正确的闻法方式,将终身受用不尽,践行正确的闻法方式,你的收获也会完全不一样。
甚至闻法也有前行、正行、后行,闻法前要发菩提心,为天边无际的众生、为一切法界如母有情的究竟解脱而听经闻法。因为闻法才能起信,不仅大乘的起信从闻法中来,小乘的起信也都是从闻法中来的。闻法方式如法与否也都是从闻法中了知的,不闻法你怎么会知道如法不如法。
——三参法师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描以上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