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上的这些名目是要去研究透彻的

2022-03-17 23:13: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点击图片观看讲课视频


课程:《天台宗纲要》第五十四集

讲解:上传下喜法师

地点:宁波慧日禅寺

时间:2018年

时长:55:51



图片


《天台宗纲要》

静权大师  述


第五十四集(二)


圆教

(五)六即

1. 理即

2. 名字即

3. 观行即

4. 相似即

5. 分证即

6. 究竟即



Buddhism

(五)六即


4. 相似即。

智者大师说:“相似佛者,念佛相好身,得相似相应;念佛法门身,得相似相应;念实相身,得相似相应。相似者,二者乃知,渴不掘井,听说何为?略举其要,如法华中六根清净,即是其相,名相似佛也。”这是解释相似即佛义。

如鍮似金,若瓜比瓠等四句,譬喻相似即位,有似于亲证不思议理性。相似即位,又名六根清净位,《法华经法师功德品》,广明其相:“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

“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亦见其中,一切众生及业因缘果报生处,悉知悉见。”“三千大千界中,一切内外,所有诸声,虽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净常耳,皆悉闻知。”“以是清净鼻根,闻于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内外,种种诸香。”

“若好若丑,若美若不美,及诸苦涩物,在其舌根,皆变成上味,如天甘露,无不美者;若以舌根,于大众中,有所演说,出深妙声,能入其心,皆令欢喜快乐。”“得清净身,如净琉璃,众生喜见。其身净故,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生时死时,上下好丑,生善处恶处,悉于中现。”“以是清净意根,乃至闻一偈一句,通达无量无边之义......是人有所思惟,筹量言说,皆是佛法,无不真实。”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明利,至于如此,便是六根清净的相状。

--- 《天台宗纲要》原文




从前面观行即的兼行六度到正行六度,到了相似即的时候,由于见地到了这里,就是转凡成圣了,比如铁已经慢慢变成14K金,然后又接近24K金了,也就是说,虽以父母所生六根,当修到相似即位的时候,都能够如佛眼一样,凡夫眼开始变得相似于佛眼了。



若于大众中 以无所畏心 

说是法华经 汝听其功德 

是人得八百 功德殊胜眼 

以是庄严故 其目甚清净 

父母所生眼 悉见三千界 

内外弥楼山 须弥及铁围 

并诸余山林 大海江河水 

下至阿鼻狱 上至有顶处 

其中诸众生 一切皆悉见 

虽未得天眼 肉眼力如是


--《妙法莲华经》卷六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图片



Buddhism

(五)六即


六根清净位,即是十信位,是内凡位。十信位的名目,和别教相同,而义大异。初信断见惑,显真理,和藏教初果,通教八人见地,别教初住位齐,证位不退。二信至七信,断思惑尽,如藏通二教的佛果,别教七住位齐,三界苦、集二谛,断尽无余。八信至十信,断界内外尘沙惑尽,假观现前,见俗谛理,开法眼,成道种智。和别教八、九、十住,及十行、十回向位齐,证行不退。从此进修,便登分证即位。

--- 《天台宗纲要》原文




这一段就把相似即的六根清净位跟藏、通、别做了对比。这个相似即相当于圆教的十信位。初信就断见惑显真理了,一直到二信至七信断思惑。见惑是八十八品,思惑是八十一品。实际上如果要把这些概念研究透彻了,你就能烂熟于心了。


实际上,我们学到哪里,就知道我们的缺陷在哪里,知道我们要做的功课在哪里,就在这个地方去补课,就能够合格了,在修行的功用上也可以比较娴熟了,能使上力气了。



明十信位者,初以圆闻能起圆信,修于圆行善巧增益,令此圆行五倍深明,因此圆行得入圆位。以善修平等法界即入信心,善修慈愍即入念心,善修寂照即入进心,善修破法即入慧心,善修通塞即入定心,善修道品即入不退心,善修正助即入回向心,善修凡圣位即入护法心,善修不动即入戒心,善修无著即入愿心。是名入十信位。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五

隋 · 智者大师







FORIQINGLIANG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恭迎佛陀涅槃日】忆念佛陀 秉承遗教至彼岸
· 三种专属智慧,你值得拥有 【中法双语】
· 恭迎佛陀涅槃纪念日〡余荫千载,祂从未离开,来听最后的叮咛
· 防疫宝典《金刚葫芦娃》,来自中华文化的千年智慧〡今日首发
· 【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我们,都在佛陀的陪伴里
· 智炬传承 ——净友法师在悟公上人百岁诞辰图片展上的开示
· 圆教的见,是成佛的因
· 【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佛的涅槃之光永远垂护着现在、未来每一位有缘弟子
· 常念三皈依
· 身心体会 ,那份欢喜与清凉
· 到底哪一种忏悔方法好呢?
· 无明,能不能破?
· 开悟者的生活日常
· 忏悔意的三支所造的罪业
· 每一天,都很重要
· 【茶香慧日寺】:自家一片闲田地
· 虚云老和尚:妄起即觉 觉即妄离
· 两种清净的人 【中泰双语】
· 有功德 更要警惕
· 一键知晓中国各时期佛像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