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享乐?NO!

2021-10-17 21:30: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图片

01·清净的妙法堂


图片




大家晚上汇聚在妙法堂里听闻着佛法,外面下了一天雨了。沿着屋檐淌下的雨水就像珠帘一般晶莹剔透,我们这里犹如水晶宫殿一般。


外在环境的清静,能帮助我们断除心灵的杂染,让我们的身心有一个深入学习佛法的助道因缘。所以我们在这清净的道场,跟随着佛陀一起畅游宇宙。

图片



图片

02·菩萨的位次


图片


在这个圣位当中,从初地到七地,还称为有学位;从八地到十地才称为无学位。


· 菩萨的十地位次

初地欢喜地,二地离垢地,三地发光地,四地焰慧地,五地难胜地,六地现前地,七地远行地,八地不动地,九地善慧地,十地法云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图片


我们学习的《天台宗纲要》的藏、通、别、圆当中,藏教的智慧就可以产生声闻、缘觉,就有出三界的圣人了;通教就有大乘菩萨了;别教就是菩萨中的果位了。




图片

03·于无上道生希求心


图片


佛陀就劝这些阿罗汉们要更加增上,要于无上佛道生希求心。迦叶尊者反而说“我于无上道,已经不生希求之心了”,这个时候佛陀马上补充说,那你是可以了。为什么呢?实际上对于一个阿罗汉来说,他已经安住于无学位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座部讲的菩萨位次、菩萨的修法,还没有到无学位。比如第七地菩萨,就是到了远行地菩萨的位次了,他的神通力用跟藏教的声闻缘觉里面的阿罗汉,在某种方面上才对应了。


根据《佛说阿弥陀经》所讲,极乐世界有多少阿罗汉?数量很多很多;菩萨有多少呢?是不可称计的。因此,极乐世界也是有声闻、缘觉和菩萨的,所以上座部重点就认为,证得阿罗汉果就达到无学位了。



图片

04·励度生之愿


图片



我们如果只看经典,有时候是理解不了经典里所描述的境界的,所以祖师就总结出来让我们去比较,这样我们才会找到一种规律。佛陀说菩萨要发四弘誓愿,但是佛陀又在很多经典里面讲到无愿门、无求门,不希求无上道。这个怎么理解呢?


对于小乘来说,要令驰走的心停下来,但是当生起真正的智慧心之后,又要发大乘心策励自己去广度众生。也就是说,自己生死未了的时候,佛陀说先令这妄心停下来,不要打那么多的妄想。但是当他真正的己事已办,已经得到佛法利益的时候,佛陀又要策励他广发度生之愿,不要自己独自享受法的利乐。



图片

05·佛陀讲法也是有前提的


图片




中国儒家也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但是当我们自己还有很多过患的时候,要先把自己净化好。否则的话,出去跟众生结缘,众生也被我们染污了。这就是所谓的“磨刀不误砍柴工”。


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佛陀一边要让我们无求无愿,一边又要我们发四弘誓愿,实际上前提是不同的。


我们学习别教的部分,就像坐着宇宙飞船跟三界外的菩萨一起去旅游,听听他们聊天,看看三界外的菩萨是什么智慧。但是往往我们听不懂,听不懂是正常的,我们念一遍也是好的,总算心中有了一个概念吧。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祖师纪念日 | 辛丑年九月十二 虚云老和尚圆寂纪念日
· 【瑞典语罗马尼亚语英语视频】修行是大丈夫行为
· 百年传奇,人天共钦〡虚云长老六十二周年圆寂纪念
·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始”和“终”哪一个更难?
· 我去去就来——百岁虚云老和尚圆寂纪念日
· 心识的基本概念
· 悟公上人 | 念佛之妙法
· 我们如何更好地做一个佛弟子
· 广钦老和尚:修行要有气魄、有愿力
· 【阿拉伯语视频首发】慧日法语甄选|大乘行者
· 在这里,文殊菩萨是真正的法主
· 洗手洗脸时怎么观想?——日诵净行品45-46愿
· 每个人都有光,你的光是什么颜色?
· 观世间心和心所
· 悟公上人 | 念佛要无有间断
· 有一丝的感悟,就有无量的感动
· 蕅益大师:修行人应发心学哪二事
· 溯传承之法脉,达诸佛之真源——《天台宗纲要》系列视频今起庄严发布
· 【中日双语】|我为什么在这里?
· 【文化释说英文有声书】第三篇 佛教具有重大的普世价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