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随处处你都不住,随随处处都是清净庄严

2019-11-09 00:04: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图片








生活本身就是我们修行的道场。不是说到哪去找,找慧日寺来、找师父来。当然我们在一起来研讨、交流,更加地明了我们的修行道路,也是有一种共同的愿望,通过这种氛围来给我们修行路上加油,像加油站一样。但是真正的道场在哪?你的生命就是你的道场,你的时间就是你的道场。我们坐在这个地方,大致上现在看到的是一个三维空间,可以一起挤在这个三维空间里,但是我们修行要去实践。

图片



图片

////

///





我们的身体就是我们的道场。除了身体,我们的时间也是我们的道场。我们的时间里面,三心——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这就是一个第四维空间。我们在这个时间的瀑布面前不迷失,因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并不仅仅说,我看了这个东西、我执着它,我住于这个东西了、住于这个色了。住于这个“色生心”,这个叫色法,住于色心、身心,在住于这个的时候,就有时间点。


  在这个物质、色法的三维空间里面的时候,同时你也会迷失在四维里。这两天我们在念《金刚经》,要去领会不住色生心、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住色生心就是住色迷心,要住色的话你的心就迷掉了。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迷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起我们的明觉之心,这就是皈依我们的佛性,而不是皈依外在的。皈依我们的佛性就是道的体,万法之根源。有道的体之后,你循着这个道而起心动念,这就是德。所以道为体、德为用,这样的生命自然不会违背本性。




图片
图片

////

///





这个也叫大戒,我们真正的菩提心戒,就指的这个戒。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于千叶宝莲之上。为什么叫千叶宝莲?如果你色法不住,那色法就是你的一叶莲花。你住于色,这个色就变成你的染污;你不住于色,这个色就变成你的庄严。色声香味触法,岂止色声香味触法?随随处处你都不住,随随处处都是庄严,随随处处都是清净莲花。所以用这个千叶宝莲来衬托祂、来比喻祂。其实毗卢遮那佛岂止是坐在千叶宝莲上?森罗万象皆是毗卢遮那佛的清净法身、皆是毗卢遮那佛的清净宝莲。一着就变迷掉了,变成染污法了,变有漏法了。如果不着,一切都是清净的、都是无漏的、都是莲花。

  所以这个道,我们的佛性的体,本身就是清净无染的,在地狱分上不减一份、在诸佛身上不增一份。如果我们通达了这个体,就是清净法身的体。由清净法身的这个体而生出的。因为什么?一切众生皆同一体。我们看到众生这只是外相,业报不同但是本质一样,这叫同体的。不仅仅我们人跟人是同体,人跟狗、猪、猫、苍蝇、蚊子是同体。人跟山河大地都是同体,叫“无不从此法界流”。没有一个不是从这里面出来的,正报和依报的源是同源的,大乘的戒体就是从这里生出来的。


图片



图片

////

///


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持心地法门,持着这个地,为众生、有缘众生而说《梵网经》,说大乘菩萨戒,一个行菩萨道的人,就是具有德的人。为什么具有德?衪自然符合这个道,衪的这个行为、语言、思想是符合道的,衪是不会去染污道体的,所以道是无为的。德在这个上面,也是不需要别人去控制,德是一个自觉的。道这个源泉如果被淤污了,这个德就开始迷失了。


  这个时代我们大家学佛,多一个人学佛,多一个我们人类当中正义的力量;多一个人学佛,这个社会就多一份稳定的力量;多一个人学佛,就多一个人来继承华夏文明。整个人类文明,也都是源自于这个,所以佛教不仅仅对我们个人、对家庭、对社会,还承担了我们现在整个人类的命运。佛教兴盛,整个人类的文明就会提升,世界会稳定、和平;佛教衰落,那就是整个人类的危机。不仅仅如此,除了人类之外,地球上还有很多众生。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天台祖师传 | 天台宗九祖荆溪湛然大师
· 三宝、善知识是改变我们命运的大因缘——《地藏经》讲记第14课
· 哪一个会是更好的修行人?人格好的那个
· 微博集 | 十月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有声书 | 第十五集
· 今日立冬 —— 二十四节气坐功祛病法( 立冬坐功图)
· 无论经历什么,都不要忘掉佛菩萨的名号才有救
· 敦煌风佛传故事图——鹿野苑的由来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有声书 | 第十四集
· 佛心与众生心有什么差别?
· 汉传佛教早晚课诵的殊胜:修定、修观、发愿
· 憨山大师开悟前的三个梦
· 看到三宝的形象,为什么会流泪?
· 佛门耆宿梦参长老圆寂纪念日:遗风不灭 世范长存
· 悟公上人:不动才方尊
· 金钱这样用功德无量!——《地藏经》讲记第13课
· 文殊大士灵应录 —— 三昧姑的故事
· 古文殊寺抢工进行时 —— 在这里,将虚妄的时间串成念珠,将无暇的人身变成宝瓶
· 文殊菩萨将于何时成佛?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有声书 | 第十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