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自己(有声读物)

2019-06-26 00:37: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文化释说》整体概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源流,对人类生活、心灵从时间的深度和文化的广度上进行了整体的探讨。

书中摘选精编自传喜法师应邀赴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高等学府所作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内容,全面地阐释了中华传统文化脉络渊源,详细地解读了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从衣食住行细微处入手解读民族文化传承之路,是通俗易懂、乐趣横生、不可或缺的一本传统文化类的益书。


图片

第四篇 东方文明的庄严人生——慧日问道

          引言

           一、关心他人为重

           二、传统文化有着高度的智慧

           三、寺庙如同学校

           四、传承文化之“道”

           五、“迷失”与“去我”

           六、除“恶”修心

           七、造福社会源于健康的心灵

           八、佛的世界观

           九、找回自己

           十、用东方文明的智慧探索宇宙


图片


图片

音频版(走路、坐地铁都可听)


图片

    第四篇 东方文明的庄严人生——慧日问道

         九、找回自己


记者:法师,我看您一直在乐观地讲,您觉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春天已经来了吗? 


传喜法师:理论的高度很重要,党中央高屋建瓴、励精图治。现在强调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能得以恢复,就能够丰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是充满希望的。


从这个高度上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已把它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确实是中国的希望之所在。


记者:中国的未来是一片光明,可以寄予很大的期望。


传喜法师:至少我们自己要活出光明来,保证自己是光明的。


记者:法师,除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外,您似乎还提到了“文化自信”? 


传喜法师: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国家道统自信。


图片


记者:在您看来,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文化使命是什么?


传喜法师:文化应该帮助我们理解内在的规律吧。


文化应该帮助我们厘清这个问题,明白我们自己,就像前面讲到的“心”。现在我们很多人,“心”迷失了就变成了行尸走肉,继而又变成了破坏性的,成为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负能量。


所以,人首先要“修复”,要找回自己。修身养性,建树自己, 由个体自悟到群体自悟,从而形成中国人文化的整体高度。


记者:这几天在寺庙里,看到有“大慈”、“大悲”、“大愿”、“大行”,为什么没有“大爱”这个词?


传喜法师:“爱”字比较狭隘,“我爱”、“我所”有时就有“占有”, 而慈悲是建立在平等、理性上的,是正能量。


记者:像太阳普照大地,这不是一种“爱”吗?


传喜法师:我们说“天地有好生之德”,这是天地的德,有时也比喻像父母亲的爱。我们用了更好的名词,“大慈、大悲、大愿、大行”, 涵盖了“大爱”。


“慈”更具体,是给你快乐,“悲”是去除你的痛苦,这都是在大爱的生命情怀下完成的。“大爱”,怎么爱、什么方式爱,就不具体。


儒释道里面,你若赋予它更深的内涵,填充更具体的内容,你到佛教里来找,都可以找到更具体的方法。


图片


记者:今天我们谈了这么多,确实受益匪浅。最后,请您简要介绍一个“修心”法门。


传喜法师:我一直在念着“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最简单同时也是最神圣的。


“南无”是虔敬、信从的意思。“阿弥陀佛”是印度话,“阿”的意思是无,“弥陀”的意思是量,“无量”就是时间无量、空间无量。“阿弥陀佛”是无量佛,无量光、无量寿,“阿弥陀佛”的众多个德号, 都可以理解为是超越时空的。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心”都被框在“五蕴”山下,像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一样。我们的猴子“心”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可以漫无边际,没有时间、空间的束缚,但现在被压在了这个五行山下, 所以,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求真求实、回归心灵的本来面目。


“阿弥陀佛”,是修这个成就的佛,有自己的国土、有自己的空间, 同时也是圆满的。我们虽没圆满,但也是无量光、无量寿的特质,也是阿弥陀佛的特质,阿弥陀佛已经结果了,我们还含苞欲放呢!


我们平时“南无阿弥陀佛”,既是培养认识“我内在有无量光、无量寿的心”,同时也知道“佛是无量光、无量寿,已经圆满结果了”。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是要把我的“心”找回来,恢复到“心”的本来面貌,就会改变我的肉体、改变我的世界;我的肉体、我的世界改变了,就能跟阿弥陀佛的世界,两个能融合在一起了。


“南无”是让你与佛“融在一起”、归一、合一、救度,也是彼岸的意思。彼岸离不开此岸,有此岸的因,彼岸的果才会相互融合。


“南无阿弥陀佛”,从因地上说是念自己,在果地上又是念佛, 所以,佛和果可以不分,这就是修行的一种方法。


南无阿弥陀佛! 


记者:这是最简单的修行。


传喜法师:最简单,但是你学个半年、一百年也没有边际,你念一句不为少,念一百亿句也不为多。

“心”缘此境,一次次唱念默诵,你的“心”依靠着这个佛号, 在亲近中越来越平适,在和合中越来越安宁,在圆融中越来越安定,在安享中纯化——宁静致远,越来越清净。




未完待续 图片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会每天给您带来一段震撼的阅读体会,音频可保存,走路、坐地铁都可以听。



图片


图片

《文化释说》喜马拉雅有声书

扫描二维码聆听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图片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赠阅新书】活动申请链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图片

相关文章
· 苏东坡:笑着低下头的,都是有智慧的人
· “我太忙,没时间修行”的解决之道!
· 一位医学博士曝出素食的惊人真相!
· 佛的世界观(有声读物)
· 被这条刷屏了:我室友看了屠呦呦的新成果,半夜在被窝里失声痛哭......
· 这是弘一大师对丰子恺的一番开示,令人拭泪感怀…
· 改命秘籍
· 造福社会源于健康的心灵(有声读物)
· 在世俗社会当中怎样做,消业最快?积累功德最快?
· 这是弘一大师对丰子恺的一番开示,令人拭泪感怀…
· 《千与千寻》首次国内上映:18年后的感动,别忘了自己最初的样子
· 印度那烂陀寺转世僧侣用五世纪的调子唱诵巴利经典
· 人生如戏,你也是奥斯卡影帝
· 印度那烂陀寺转世僧侣用五世纪的调子唱诵巴利经典
· 除“恶”修心(有声读物)
· 六月,图集
· “迷失”与“去我”(有声读物)
· 对任何人的指责和抱怨都是嗔恨的一种,毁自己善根和福报
· 康熙爷爱吃素,皇帝也萌萌哒
· 最殊胜的“保险”,你投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