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世界观(有声读物)

2019-06-25 00:05: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文化释说》整体概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源流,对人类生活、心灵从时间的深度和文化的广度上进行了整体的探讨。

书中摘选精编自传喜法师应邀赴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高等学府所作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内容,全面地阐释了中华传统文化脉络渊源,详细地解读了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从衣食住行细微处入手解读民族文化传承之路,是通俗易懂、乐趣横生、不可或缺的一本传统文化类的益书。


图片

第四篇 东方文明的庄严人生——慧日问道

          引言

           一、关心他人为重

           二、传统文化有着高度的智慧

           三、寺庙如同学校

           四、传承文化之“道”

           五、“迷失”与“去我”

           六、除“恶”修心

           七、造福社会源于健康的心灵

           八、佛的世界观

           九、找回自己

           十、用东方文明的智慧探索宇宙


图片


图片

音频版(走路、坐地铁都可听)


图片

    第四篇 东方文明的庄严人生——慧日问道

         八、佛的世界观


记者:那么,我想问的是:佛学承认有外来文明吗?


传喜法师:佛教讲的极乐世界就是跟地球平行的文明世界。诸佛的清净国土,都是跟地球平行的文明世界。


记者:佛教是很开放、不拒绝的,它是用一种宇宙眼光来看待一切事物,对吧? 


传喜法师:可以用“开放”,也可以用“全息”这个名词。


记者:“全息”? 


传喜法师:爱因斯坦说,它是具足了宇宙的自然现象、生命的智慧综合一体的。


记者:那么,请法师简明地总结一下佛教的世界观?


传喜法师:佛教的世界观,每一个生命都有佛性,如果迷失了自己的佛性,就像一个人被蒙住了眼睛,走路是危险的,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会误入歧途、六道轮回,而一旦打开了“佛性”这个智慧的眼睛, 自己就会选择正确的道路。


图片


记者:“佛”是梵语,用中国汉字应怎么解读“佛性”?


传喜法师:先解释“佛”,是自利利他、福慧圆满,首先肯定他是一个圆满的人。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百分之百脑细胞苏醒的人,印度语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成中国话叫“无上正等正觉”。从唯物史观来说,释迦牟尼佛是真实的历史人物,经典记录了他曾经讲述的语言;僧宝,是从佛陀一直传承延续到今天的这样一个僧团、一个社会团体,就像一个大学的团队,三千多年来没有中断过。


记者:佛教一直能传到现在,靠什么东西来维系、粘合、凝聚着?


传喜法师:每一个人都有求真求实,追求真理的向往。


记者:一种牺牲精神?


传喜法师:牺牲精神是后来产生的,是理智之后产生的。


从本能上讲,每一个人都有信仰需求,就像肉体有饮食需求,精神上有信仰的需求,而且都要追真求实、追求终极的信仰。所以,佛教有慈悲、教化众生的这种胸怀,愿意无偿地把这种知识分享给有缘众生,人有孜孜不倦、探索真理的这种本能需求,是这两种力量让佛教在人间得以延续不断,直到今天。


图片


记者:有人讲,佛门那么多的清规戒律,对人性不是一种控制吗?


传喜法师:清规戒律是对人的保护,戒律是我们人生的红灯,就像我们坐车要系安全带,走路要看红绿灯一样,这是对秩序的维护, 是我们生活得以更加自由、方便快捷的保障。


记者:既然是为他好,为什么佛教又讲,如果不遵守戒律就会下地狱呢? 


传喜法师:那个是结果,不是对他的诅咒。这是事实,这是他的行为得到的必然结果。


记者:就是说,他自己是身不由己的,是吗?


传喜法师:对,你只要做了这个事,就必然有一个结果。


记者:你可以觉得你好,但你的“果”不是由你来决定的,是另外一种东西,对吗? 


传喜法师:对,行为准则嘛,就像脚下的悬崖,你踏出一步就是万丈深渊,粉身碎骨。“戒律”就相当于来保护你的栏杆,是避免你掉进悬崖里去的,你偏要翻越栏杆自己去试,那肯定是粉身碎骨的后果。


没有人诅咒你,那是物体的自由下降速度让你粉身碎骨的,这要由你自己承受。


图片


记者:教育要实现现代化,佛教这么古老了,和现代化有关系吗? 


传喜法师:现代化是我们人类成熟的一种标志吧。这种成熟不仅仅是一种机械现象,也代表着我们人类在运用机械上的自觉和理性。


这种自觉和理性是传统文化的结果,不是实验室里的成果,我们的传统文化素养越雄厚,才越有可能迎来社会的现代化。


记者:现代化并不单纯指手机、高科技,而是指一种内在的、灵魂的、精神的现代化,我这样理解对吗? 


传喜法师:很有道理,一个人有了健全的身心,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撑,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些科技。这时,传统文化素养积淀得越深厚, 社会才越有可能发展得更好更快。


记者:佛教能解决现在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吗?


传喜法师:可以解决,需要大家自觉地来学习佛法。为人民服务是帮助人民大众,自度度人、普度众生是救度天下所有人,都是在做对天下众生有利益的事。


记者:佛教不是出世嘛,怎能积极地解决世间的问题呢?我们今天的中国需要的是如何为国家建功立业。


传喜法师:出世是一种精神,出世是一种生命高度,出世更是一种生命的能力。能解决我自己的问题,也能帮助别人成长,这叫出世, 也叫菩萨精神。出世的精神就是菩萨精神。


一个人拥有了出世的能力,这个社会就繁荣富强了,就怕每个人都自私自利,“自己的问题”还解决不掉。


在这样一个多元的信息化时代,社会日趋发展,越来越繁荣,对人的资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自我约束力更强、更理性、更有能力、更高智慧的人,不单单解决“自己的问题”,还能陪着大家一起玩得很开心的人,是这个时代之亟需。所以,出世是菩萨,未来世界更需要菩萨。





未完待续 图片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会每天给您带来一段震撼的阅读体会,音频可保存,走路、坐地铁都可以听。



图片


图片

《文化释说》喜马拉雅有声书

扫描二维码聆听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图片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赠阅新书】活动申请链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图片

相关文章
· 被这条刷屏了:我室友看了屠呦呦的新成果,半夜在被窝里失声痛哭......
· 这是弘一大师对丰子恺的一番开示,令人拭泪感怀…
· 改命秘籍
· 造福社会源于健康的心灵(有声读物)
· 在世俗社会当中怎样做,消业最快?积累功德最快?
· 这是弘一大师对丰子恺的一番开示,令人拭泪感怀…
· 《千与千寻》首次国内上映:18年后的感动,别忘了自己最初的样子
· 印度那烂陀寺转世僧侣用五世纪的调子唱诵巴利经典
· 人生如戏,你也是奥斯卡影帝
· 印度那烂陀寺转世僧侣用五世纪的调子唱诵巴利经典
· 除“恶”修心(有声读物)
· 六月,图集
· “迷失”与“去我”(有声读物)
· 对任何人的指责和抱怨都是嗔恨的一种,毁自己善根和福报
· 康熙爷爱吃素,皇帝也萌萌哒
· 最殊胜的“保险”,你投了么?
· 传承文化之“道” (有声读物)
· 人间不值得,我们净土见
· 舌尖上的素食——红油凉面
· 佛教不是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