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首次国内上映:18年后的感动,别忘了自己最初的样子

2019-06-23 00:13:00 发布: 人气:4

切记点开视频与文章搭配来看

保证会让你一下子回到小时候

的纯真、善良和暖心

感动到想哭!


周深翻唱的《千与千寻》主题曲《亲爱的旅人啊》


时隔18年

《千与千寻》

6月21日在国内正式上映了!

小时候一直在电视前守着或者租碟子看

现在终于能在影院看到正式版本了



图片


18年里可以无数次回味,18年后上映时这些人依旧怀抱着仿若初见的热情,为什么呢?


在《千与千寻》的上映信息里,我看到了这样的评论:


小时候看沉迷于奇幻的美景,不可思议的想象;现在看,看的都是现实和自己的眼泪。


梦境里:“好高兴,能在这个世界遇见你!”


现实中:“只能送你到这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



官微截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次宫崎骏手写了多多关照,与中国观众问好。


图片


看懂了童话的残酷,也就意味着长大……


过了18年,成长的路上你一定见过了吧:

因为贪婪和欲望变得丑陋的成年人。


图片

图片


千寻搬家的途中,和家人一起误入了奇特的另一个世界。


千寻还在担心和忧虑但是她的父母却被桌上的美食完全俘获。


他们贪心地大快朵颐,已经听不进任何劝说,被欲望支配的他们,完全忘记了自己为什么来这里。


因为贪心和欲望,千寻的父母变成了「猪」。


图片

图片


原来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是:不努力工作,吃了这个世界的食物就会变成动物。


以前只觉得动画里的场景是一场梦,现今发现其实赤裸裸的现实本来就是如此。被权利、欲望支配,就会变成内心冷漠的行尸走肉。


其实宫崎骏爷爷那时就告诉我们了:太贪心,会失去自我的。


图片

图片


出了社会的你也一定明白了吧:

总是要在跌倒中学会成长。


为了救父母,千寻独自踏上了冒险之旅。


图片

图片


适应这个社会,适应生活,才能不被淹没。原来我们小时候觉得很奇怪的设定,是现实物欲横流的社会规则。


图片


千寻的找工作之路并不顺利。她虽然揣着必须救出父母的决心,却发现自己还是会在这个陌生的世界跌跌撞撞。


她笨手笨脚,总是跑着跑着跌倒。但内心的那一股纯真和爱心从未泯灭。


工作时虽然也有比不上别人的地方。


图片


而且如果吃下了汤婆婆的食物,为她打工,就相当于出卖自己的灵魂,甚至会逐渐忘记自己的名字。


小时候我想,怎么会忘记自己的名字呢,我会记得牢牢的。


后来发现,原来在为衣食住行财米油盐酱醋茶奔波,忙着赚钱养家,忙着为了各种各样的自我包装、虚荣、忙着活在别人的评价和羡慕里,忙着成为别人眼中还称职的大人,真的会慢慢忘记自己本来的样子。


18岁的时候常常说,梦想就是要用一生去追求的,永不放弃,被嘲笑算什么,只要坚持,一定可以成真。


30岁的时候却改了口,谈梦想,都是小孩子的事情。


原来,我们已经成了那个因为忙碌,而忘记『名字』的千寻。


图片


但是千寻没有,她从未泯灭自己的良知、善良和敞开心灵,她找回了自己的名字。


即使身边满是对黄金趋之若鹜,嘴脸丑恶的人,她也靠着孩子的直觉,善良生活。


满身淤泥的河神突然出现,所有人都避之不及,但是千寻却尽职尽责地为他洗澡。最终帮助了被人类的垃圾污染困住的河神,河神送给了千寻特别珍贵的礼物。


虽然世界里人人对物质金钱苦苦追求,但是善良永远不会真正被打败。


图片

图片


我们都以为自己会是千寻,

多少年过去,没有信仰的我们却最终在无脸男身上找到了自己。


图片


有很多人说,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是无脸男


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跟自己很像吧。


他在懵懵懂懂中被世界同化:发现袒露真心很容易受伤,于是带上了沉默的面具;发现与众不同很容易被误解,于是变成了没有自己面目的无脸男。想用金钱填补一切。爱,寂寞,同伴他都想买。


所以他捧着金子出现,大闹一番。


但是遇到了千寻,他变了。


他想把最好的一切都给她,傻乎乎捧出真心:给她金子,护身符,好吃的。


却被拒绝了:我不要,我不想要。


图片


感情不是等价的物物交换,才是「爱」的规则里最残酷的一则。


你看那个捧上真心,却被无视的无脸男,好像我们自己——


怕孤独,于是封闭自己;怕被抛弃,于是把自己最好的奉献出来;想被认可,于是同世人一起堕落。


图片


只是宫崎骏还是温柔的,他说无脸男最后不是我们以为的怪物。


他吃下千寻给的河神的药丸,吐出了贪婪和欲望。


他陪伴千寻坐上了那一趟成长与自救的列车,找回了自己。


他学会了付出真心,拥有了朋友。


图片


人生这趟旅程,你可以犯错,可以走去岔路,但别忘了善良、良知和纯真。


电影中出现了很多很多人,却唯独没有坏人。


忘记自己名字的白龙,一直在拼命保护千寻。


图片


当千寻要离开时,白龙对千寻说:


我只能送你到这儿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不要回头。


图片


汤婆婆唯一的孩子会站出来保护千寻。


图片


钱婆婆会对千寻说:一定要好好珍惜自己的名字。


图片


宫崎骏花了一部电影的时间说残酷真相,然后在结尾告诉我们,只要你相信,你也可以活出纯真和善良。


成长或者说轮回是一趟只有去、没有回的列车。但你可以是千寻,可以坚持善良和纯真,只要你勇敢做出选择。


图片


善良、热忱、付出,学会爱……小时候,这是我们的本能,就像千寻一样。


我相信18年后,千寻一定也长成了可爱的大人。


那么你我呢?是否还守护着心里「和世界不一样」的那些特质?


长大不是丢弃善良和爱人能力的借口。


图片


78岁的宫崎骏依旧用天才的热忱守护着每一个人的善良,唤醒我们每一个人心灵深处的善良、良知和爱心。


就像他说的:无论处在多么艰难的时代或残酷的时代,都要活得像个人。


图片


当成长的列车在海里驰骋,冲破水面,车上的人来来往往,有人离开有人到来,在这段未可知,不可回头的旅程中,你过得还好吗?


「以后还有很漫长很漫长的路途,都要一个人走完。都要靠自己,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但是请记得,不要忘记内心的善良和爱心!」

图片

图片


法师说


修行就是一个自我培养的过程,从量变到质变,从凡夫到成佛。家里有小孩的,让他多看看地藏菩萨的故事、观音菩萨的故事,十大弟子、十八罗汉以及高僧大德的传记,把他往高能量的方向培养。即使还听不懂,甚至尚在胎中,佛教氛围的熏陶同样重要,我们可以把这称为“无言之教”。

 

有句话,“养不教,父之过”。家庭确实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学校,从他一出生到渐渐懂事,最初接收到这个世间的信息就是在家庭的环境与磁场中,就是从父母的言行与举止里。这一份信息将直接影响他今后整个的人生。所以父母如果希望孩子有出息,自己得先有出息,希望孩子智慧出众,自己就要有勤修智慧的恒心。

 

我师父常讲一句话:“教子在婴孩,教媳在初来。”新媳妇刚进家门,初来乍到,这时告诉她这个家的家风家规,生活里种种的注意事项,她是最能虚心听受的,教孩子是一样的道理。


图片


扩而言之,只要通过学习与闻思就会建立目标,使人生自然地朝这个方向去努力。所以在立春之际,我们的生命也要立个志,我们的这个“志”就要站在学佛的高度上,以佛为人生的榜样,以法为成佛的道路,以僧为修行的伴侣,只要是真正皈命三宝的佛弟子,内心就应该非常清晰地展现出这样一幅人生的图景。

 

人生在世都离不开钱,钱是福报,福报很重要。但与智慧一比,两者就立见高下。学佛要先学智慧,智慧有了,再去服务众生时就懂得因人而异,因机而异,就叫方便。智慧是本体,它在起作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变数,法是不定法的。“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会呈现不同的状态,这就需要用智慧来变通。


小孩读书也是这样,学了一个公式,要知道怎么运用,怎么举一反三。所以,首先就要把“一”学懂了,“一”懂了,举一反三只是你的能力。能力有大小,根本却一定要学好。


图片

 

信众:感恩法师!因为我信佛,家里有佛教的氛围,我的孩子从小皈依佛门,我让他学习传统文化。无论是佛法,还是传统文化,都讲究忍让。但是社会上却有一种现象:很多家长鼓励孩子去争去抢,如果不争不抢就会吃亏。我的孩子还小,才6岁多,在遇到小朋友欺负他的时候,他总是会往后退。我比较困惑,虽然我们从小教育孩子要让别人,但是时间长了,生怕孩子的性格变得胆怯。如何运用佛法和传统文化的智慧处理好这个问题?


法师:这是大家,尤其是家长们都很关心的问题。一方面,我们提倡复兴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但另一方面,如此提倡是因为我们的社会缺失传统文化,大环境还很不理想。你刚才也提到,当你这样教育孩子忍让的时候,内心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吃亏,我想,这是因为我们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当前的社会讲求竞争,讲求成者王败者寇。这样的时代,整体社会处于“利”的层面。在利上争,是不长久的。在别人争的时候,你要能退,你要能忍,你要能让。别人争的是利,你养的是德。他得到的是利,你得到的是德。哪一个长久?当然是德长久啊!利,来得快,去得也快。


图片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如果一个小孩子从小能够养成忍让的性格,他其实成就了一种厚重。这种修养慢慢积累起来,小孩子就会打开自己的心胸。不是说我让了之后就会变得胆怯,不会的。一个人养其德,反过来,德也滋养了他的生命。有德之人会变得厚重,越厚重的人越成其智慧。他看问题,读圣贤书,就会理解。长大以后必能成大器,担当大事业。


单单在利上计较的人,逞一时之利、逞一时之气、逞一时之快,这种人的生命恰恰是脆弱的,这种人非但不成大器,还往往会面临许多挫折和失败。一个人争风好胜,往往读圣贤书也是读不懂的。有的人说:“师父,我晚上睡不着觉。”我说:“那你就读佛经好了。”为什么?一读佛经,读不懂,读不懂就会睡着的。我们说,一个人有厚重有德行,就会与圣贤神交,一读圣贤书就通就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的孩子已经与圣贤排到一个队伍里,你想想看,这个孩子自会有他的成绩和他的成就。阿弥陀佛!



往期精选:


咒语的功德不可思议(这个殊胜的咒语是忏悔之王)

请注意,你已深陷在一段关系中——人和手机,谁玩谁?

【父亲节】如山的父爱,深厚宽广,如何来报答您——我亲爱的父亲?

神秘的心灵感应是真的吗?(点开看更多精彩案例)

【毕业季】给毕业生的一些建议——关于学习、找工作和人生规划

爱因斯坦的选择让我们反思: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

去五台圣地打卡,你见到文殊菩萨了吗?

五月初五「端午节」带给我们的思考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合集 全68集(视频&文字精美版)

对年轻人的一些肺腑之言

送彩蛋!「慧」看电影之《地球脉动II》干货笔记:天地间真正的生存之道

莲花在佛教修行里的甚深寓意

死亡面前,并非人人平等

这样供水、这样观想是积累资粮最快的一种方法!

汉传佛教早晚功课殊胜的功德利益

修行路上护法神的重要性

佛教护身符佩戴完全指南,真的很重要!(最强护身符大解密)

念珠,不离!

一个能有效帮助抑郁自杀倾向者的神奇咒语 & 解冤结仪轨

【清明专题】超度祖先,最最关键的方法是?

在寺院写超度牌位的重要性

一个人能拥有多大福报,必然要有同等高贵的品格去承载

弟子求法应具备的资格

祖师的密义——参学的资格

穿上那件义工服,三宝就已经在加持你了!

佛经里的女转男身是怎么回事?佛弟子为什么互称师兄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图片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


相关文章
· 印度那烂陀寺转世僧侣用五世纪的调子唱诵巴利经典
· 除“恶”修心(有声读物)
· 六月,图集
· “迷失”与“去我”(有声读物)
· 对任何人的指责和抱怨都是嗔恨的一种,毁自己善根和福报
· 康熙爷爱吃素,皇帝也萌萌哒
· 最殊胜的“保险”,你投了么?
· 传承文化之“道” (有声读物)
· 人间不值得,我们净土见
· 舌尖上的素食——红油凉面
· 佛教不是迷信
· 请不要只在地震来临时才记起它们的好......
· 微信公众平台
· 请注意,你已深陷在一段关系中——人和手机,谁玩谁?
· 寺庙如同学校(有声读物)
· 师父的愿力会化作莲花送我们去极乐吗?
· 传统文化有着高度的智慧(有声读物)
· 为什么《金刚经》一直强调法身慧命的重要呢?
· 医院22张偷拍照曝光:这些人间真实,你见过吗?
· 毕业后,你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