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行天下
精彩视频片段
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那么接下来是我们大家共同期待,也可以说在今天论坛里最期待的,接下来我们有请传喜法师。
法师:不好意思,我很感动,因为我是一个信佛的人、拜佛的人、学佛的人、行佛的人。所以今天从一进来,我就看到了一尊一尊的佛,所以由不得不感动,再感谢。
社会上很多人看到出家人的第一反应,就觉得这个人为什么会去出家?因为出家人肯定也有父母,你为什么会抛下自己的父母;出家人也是人,你肯定也有感情,你为什么不去谈恋爱;出家人你肯定有希望,但是你却没有自己的孩子、子孙。所以刚才我们西宁的这位菩萨,他在祈祷观世音菩萨的时候,实际上他祈祷的那颗心,就是观世音菩萨。他觉悟到物质的给予虽然很重要,但是精神的财富,甚至灵魂的归属才是生命最究竟的,才是最终极的。
社会上有很多贫瘠的人,是因为财富的贫瘠。但是社会上有更多的虽然拥有物质,丰富的物质,但是他的心灵世界是贫瘠的。社会上也有很多残疾,肢体残疾,但是社会上有更多的心灵在残疾。如果给予财富那我们就要创造财富,如果要给予文化、给予智慧,那谁来经营它,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就会发现出家人也是一种工作,甚至也是一种社会财富。
为什么很多人说不了解佛教,不了解我们出家人,因为出家人在中华文化当中就这样谦卑,不扬己德。说这世界的黑暗,错误是我们的。我们所净化的心灵,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行为我们却不去说,所以有时候社会不了解我们。
所以今天站在这里,我想大家在座很多这个应该对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是有一定情感的。我想我今天站在这里,穿着这身衣服,这个形象不仅仅代表我。今天我们台湾的那位女士所讲的,提出的问题,佛陀降生的时候那么小,一降生到地上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那这个“我”是什么我呢?这个“我”不是自我中心的我,不是狭隘的人格化的我。这个是指每个生命当中都有的天性、都有的善良、都有的佛性。说天上天下都有佛性,他这个宣言是向所有的生命发出的宣言。他不是狭隘的,自私自利的我;他是光明的、博爱的,每个生命都具有的那个光。所以我这个形象也不代表我,代表的一种文化。因为佛教是智慧的教育,他要表现的,他要表达的不是佛教自身;他的内涵也好,他的社会功能也好,实际上属于社会、属于国家、属于世界。所以跟我们今天的孝行天下,天下行孝是共同的一个主题。
我们这个孝有三种境界,上午我们叶部长讲了这个三部曲,孝的三部曲,我这里讲孝三个境界。
一、我们为父母所生,我们能自己好好的活着,甚至还能照顾到父母,衣食能令他富足,能让他欢喜,承欢于膝下,这是我们人间最普遍的一种孝。
还有一种孝,就像我们前面张志强我们国家队队长他所讲的,忠孝不能两全。岳飞跪下来,岳母给他背上刺字“精忠报国”。他能够驰骋沙场,为国捐躯,他也是孝。包括我们过去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精神也是孝。以天下为家,所谓老吾老、幼吾幼。老吾老的时候,所有天下的老人都是我的爸爸妈妈,天下的孩子都是我的孩子。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你不能说我这个出家人和尚没有父母,我们有,我们天下的年纪大的都是我的爸爸妈妈,天下你们的孩子都是我的孩子。
还有一种孝,能够了解人生宇宙的真谛,能破除我们轮回的这一个诅咒,能把我们生命从六道轮回当中,从三界中救出去,终止我们的轮回,帮助爸爸妈妈究竟地离苦得乐。
就像前面我们那位居士所讲的,她的妈妈去另外一个美好的世界了。就像佛陀,释迦牟尼佛他回家跟父王,他爸爸是国王,跟他讲佛法,让他的爸爸亲眼看到了极乐世界,带着八万释迦族人都看到了极乐世界,深信我们地球文明不是宇宙唯一的,也不是最高的,这个宇宙还有更高的文明体。像现在有钱的人带着孩子,把孩子送去到国外留学,然后带父母到国外去旅游一圈,觉得很尽孝。但是能够让父母脱离生的烦恼,死的恐惧,祥和的,在一种无量光无量寿的那种超时空的那种祥和,那种宁静中,这才是生命的一种更高的境界。比满足他的口欲,比满足他的自尊,比满足他甚至觉得我儿子真好,社会的忠臣良将,比这个还要高尚的,摆脱了生命一种极限。生的烦恼,死的恐惧。所以佛教实际上兼顾了这三种孝,因为他的文明,他的高文化境界,能确保我们的生活安定,我们的物质建设的有序进行。也能对第二种,我们实现自己的社会抱负,我们的心理成长,文化的高度也能帮助,甚至佛教的智慧,能启迪科学家的那些科学难题。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