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文殊菩萨成道日|愿见闻者得文殊菩萨加持,消灾免难、福慧圆满!

2021-02-03 00: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图片




具大慈心妙吉祥,三世觉母智难量。
右持利剑烦恼断,左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本是如来欢喜藏。




农历腊月二十二

恭迎文殊菩萨成道纪念日





图片

Manjusri Temple

图片


wisdom

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身,是过去世无量诸佛的老师。《华严经》云:文殊菩萨,是十方诸佛母,一切菩萨师。


佛经中言:若有众生,但闻文殊师利名,除却十二亿劫生死之罪。又言:佛灭度后,一切众生,其有得闻文殊师利名者、见形像者,百千劫中,不堕恶道。





图片

01 “三世觉母”的

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经典中,文殊菩萨被称为“三世觉母妙吉祥”,是无上圆满智慧的象征,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文殊菩萨早已成佛,名为龙种上如来,显菩萨身是为度化众生的方便示现。


过去平等世界龙种上佛在《佛说首楞严三昧经》中记载:过去久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龙种上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此世界南方过于千佛国土,国名平等,无有山河、沙砾、瓦石、丘陵、堆阜,地平如掌,生柔软草如迦陵伽。


龙种上佛于彼世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初转法轮,教化成就七十亿数诸菩萨众,八十亿人成阿罗汉,九万六千人住辟支佛因缘法中,其后续有无量声闻僧。龙种上佛寿命四百四十万岁,度天人已入于涅槃,散身舍利流布天下,起三十六亿塔众生供养。其佛灭后法住十万岁,……龙种上佛,即文殊师利法王子是。

 

现在欢喜藏摩尼宝积佛


文殊菩萨,现在他方世界如来,并以菩萨身,化现在此世界。《悲华经》云:宝藏佛言,汝作功德,甚深甚深,愿取妙土。今故号汝名文殊师利,在北方常喜世界作佛,号欢喜藏摩尼宝积佛。今犹现在,闻名灭四重罪,为菩萨影响释迦耳。


在《央崛摩罗经》中也记载: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言,北方此去过四十二恒沙上有国名常喜,佛名欢喜藏摩尼宝积如来,在世教化,此如来者岂异人乎?文殊师利即是彼佛。

 

未来离垢心世界普现如来


诸多佛经记载,文殊菩萨未来成佛号“普现如来”,其所成就的佛土为“离垢心世界”。如《文殊室利佛土严净经》《大宝积经》所记:文殊菩萨自往昔那由他阿僧祇劫以来,发十八种大愿,严净佛国,当来成佛,号普现如来,其佛土在南方,号离垢心世界、无垢世界、清净无垢宝世界。


《大乘悲分陀利经》记载,宝藏如来因第三王子能为一切众生自作妙胜大意而取妙庄严佛土,授予其曼殊室利的名号;预言未来过二恒河沙数阿僧祇,开始进入第三恒河沙数阿僧祇时,此娑婆世界并入南方净无尘积世界,曼殊室利在严净的净无尘积世界成佛,号普现如来。


图片


图片

02 经典授记

文殊菩萨应化事迹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素有金色五台山之称,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五峰耸立,之所以称为“台”而不是“峰”,是因为山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因此得名五台山。

 

佛陀从未到过中国,但佛经中早有五台山的记载:南瞻部洲(大地)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国中有山,名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

——《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

 

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大方广佛华严经》

 

文殊菩萨栖止于五台山,总以不同的面目示现人间,千百年来文殊菩萨示现的故事,一直在五台山上演。

 

 图片


文殊菩萨应供

教化众生的故事

 图片
 图片



北魏年间,五台山的灵鹫寺,每年开春都会举办无遮斋会,无论男女老少、贫贵富贱来者不拒,都能参加法会,且饱食一餐。


有一次突然来了一位衣衫褴褛的妇人,她手里牵了个孩子,怀里抱着个婴儿,身后头还跟着一条狗,跟随众人进入寺院。众人施舍财物,唯有她身无分文,只好将自己的一缕头发,作为施舍之物。


妇人问法师说能否提前用斋,饭点虽未到,法师见妇人怀中嗷嗷待哺的孩子,慈悲为怀,提前给了她两份素斋。妇人问:“三个人,为何只有两人饭?”法师马上又给她补了一份。让人意外的是,妇人又指着身后的狗说:“这条狗呢,也得吃东西啊!”


法师犹豫片刻,很勉强地又给了她一份,可这妇人又指着自己的肚子说:“这里还怀着一个孩子,也应该有一份食物。”法师忍无可忍,放下打饭的勺子,一时起了嗔恨心:“胎儿尚未出生,难道也能吃饭?再三索要,实在是贪得无厌!”


谁知那妇人说道:“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三界无著处,致使阿师嫌。”说完,她腾身虚空显现出文殊菩萨真容,在云光缥缈中又说道:“众生学平等,心随万境波,百骸俱舍尽,其如憎爱何?”


当时参加斋会的有成千上万人,亲眼见到了大士的圣迹,膜拜顶礼,法师一下子醒悟过来,无遮斋会所体现的是平等布施之心,自己怎能因外缘而忘了初心呢?

 

后来,法师将贫女(文殊菩萨)留下的头发起塔供养,这即是现在仍矗立于五台山的“文殊菩萨发塔”。而乡邻们为了纪念文殊菩萨化现贫女应供教化众生的事迹,就在她的故居,五台山过去的正南门附近,建了一座寺庙,起名为“贫女庵”,后改称为“文殊寺”。


古寺几经兴废,据学者缜密考证,今天古文殊寺的所在地,即是贫女庵原址,古文殊寺附近的“文殊湾”“文殊沟”的地名也千年未变,见证了这段前缘。


图片


图片

03 详解菩萨广大悲愿

 回头方能如意



向上滑动阅览


一、若有一切众生,所生三界,或我作他作随缘受化。

二、若有众生毁谤於我,嗔恚於我,刑害杀我,是人於我自他常生怨恨,不能得解,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三、若有众生爱念我身,欲心见我,求得於我,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四、若有众生轻慢於我,疑虑於我,枉压於我,狂妄於我,毁谤三宝,憎嫉贤良,欺凌一切,常生不善,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五、若有众生贱我,薄我惭我愧我,敬重於我,不敬於我,悉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六、若有众生常杀生命,卖肉取财。如此之心者,永失人身,不相舍离。对报如是令发菩提之心,若有他人取我财物,我施财物,所得财物及不得者,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七、若有众生供养我者,我供养他者,听受我教,我受他教,同行同业,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八、若有众生,广造诸恶,堕于地狱,无有出期,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九、若有众生纵恣身心我慢贡高,故於我法中污泥佛法,一切诸罪,死堕阿鼻入诸地狱,从地狱出轮回六趣,入生死海,诸趣恶道,愿共有缘,同业同道随缘变化,当以救之,令得出离,愿共我有缘,发菩提心求无上道。

十、若有众生当於我法,若我有缘,若我无缘,同我大愿,曼殊师利言,我有大愿,以圣性力加持有情,令罪垢消减得入菩提,诸佛圣果。




文殊菩萨的大愿,是没有任何条件地救度众生,以不请之友的方式深入众生的心识本体。众生有苦,菩萨亦有苦;众生有希望,菩萨也有希望;众生没有希望,菩萨为他们播种希望!

 

图片

2014年5月,传喜法师于五台山清凉界,受邀于大宝寺方丈上照下见法师,连续三日宣讲《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师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历时三年,将此次讲记整理制作成《回头如意——传喜法师五台山讲座》大型系列片,让我们一起了解菩萨广大悲愿,走进智慧人生,体会圆满如意。




普愿闻者,回头如意。于一切处回光返照,于一切处回头是岸。




图片
图片



文殊菩萨五字真言


图片



佛陀告诉我们,念文殊菩萨真言,就相当于念了整部《大藏经》。持诵此咒,可罪障消灭,获无尽辩才,所求世间、出世间事悉得成就。且持此一咒就包含一切如来所说法。可以增长福德、智慧。愿大家在文殊菩萨加持下,开启智慧究竟圆满!


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本其无上智慧,能够广作无边佛事,慈悲怜悯罪苦众生,于十方佛土中,现种种身,说种种法,度化种种众生离苦得乐究竟解脱。功德巍巍,不可思议。


文殊师利现十方

普为众生获清凉

含识群迷蒙恩泽

晶莹体达妙吉祥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南无过去平等国土龙种净智尊王佛
南无现在常喜国土欢喜藏摩尼宝积佛
南无未来随愿积集清净圆满国土普现如来


图片


推荐阅读

古文殊寺简介

古文殊寺佛像随喜

古文殊寺原创记录短片合集

文殊菩萨智慧灯共修通启

助建古文殊寺第二期项目列表

文殊菩萨名号的功德利益

命不好,怎么破解?

你的佛缘究竟从何而来?

为您揭示:如何养风水

 忙了一辈子只有这个真正属于你

家有学佛人 福报延三代

保护女子不遭受侵害的咒语

五台山的千古未解之谜

生命没有所谓的“一了百了”


图片


图片


  三光照相 万品流形 人途超急 时代虚盈  

淳风久谢 浇俗濳生 爱波滔识 业雾昏情

猗欤文殊 五台腾迹 妙道乘幽 元源控寂

鹫峰遐峙 龙宫广辟 慧日舒光 慈云吐液

宝传兹日 法像斯时 瞻风侯景 梵刹开基

准绳秋子 取则迦夷 业隆千载 道盛一期

至人惠利 正觉津梁 明示衣珠 大开宝藏

伫契圆明 崇缘方广 国家隆盛 同享遐昌




相关文章
· 【佛典故事】邪见罪牵堕地狱
· 这一尊佛的殊胜,值得我们用生命去弘扬
· 原来如此:找到自性的方法
· 【新年转运必看】佛教动画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
· 迅速积累资粮、忏除业障、修积福慧的大因缘
· 蓬莱拾遗 | 此法万病总治真实不虚
· 绝对精彩:哲学家父亲对僧侣儿子的18个拷问(三)
· 要想见到文殊菩萨,唯有这样做
· 【佛典故事】身患苦,心不患苦
· “迷你型出家”,功德却巨大
· 慧日寺的名字原来和这尊佛有关,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 慧日法语甄选|文殊菩萨恒常摄护众生
· 这条路上,师父也只是配角
· 常识|寺院出食时,为何要用小刀和小手取饭粒?
· 忏悔原来是这样,那以前……
· 蓬莱拾遗 | 为什么说“本来是菩萨,一下子就变成罗刹”?
· 聆听莲座下:超越时空的加持
· 妙吉祥法堂最新开示:内心深处的悲悯,才能弥合外在的争端
· 最大的利己,就是有一颗利他的心
· 【佛典故事】少施获大福报的僧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