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读一位高僧写给母亲的信

2020-05-10 00:11: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图片


洞山良价禅师(公元807~869年),唐代高僧,中国佛教禅宗五大家之一曹洞宗开山之祖。


这封《致北堂书》是良价禅师最初出家为僧时写给母亲的信(北堂,母亲的代称),信中良价禅师向母亲诉说了出家为僧的最初发心。母亲在读了儿子写给自己的家书后,将自己对儿子选择出家的理解和鼓励写入信中寄给儿子,这封信是《娘回书》。


穿越千年,当我们品读这母子间一来一往的书信时,足以看到一个出家人虔诚而坚定的向道之心,和那个时代一位母亲对儿子人生选择的不舍、理解和鼓励,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位母亲有多么的伟大!


今以此篇,献给母亲节!




   《致北堂书》  

文丨洞山良价禅师

伏闻诸佛出世,皆从父母而受身;万汇兴生,尽假天地而覆载。故非父母而不生,无天地而不长,尽沾养育之恩,俱受覆载之德。嗟夫!一切含识,万象形仪,皆属无常,未离生灭。虽则乳哺情至,养育恩深,若把世赂供资,终难报答,作血食侍养,安得久长?故《孝经》云: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不孝也。相牵沉没,永入轮回。欲报罔极深恩,莫若出家功德。载生死之爱河,越烦恼之苦海,报千生之父母,答万劫之慈亲。三有四恩,无不报矣。故经云:一子出家,九族生天。


良价舍今世之身命,誓不还家;将永劫之根尘,顿明般若。伏惟父母心开喜舍,意莫攀缘,学净饭之国王,效摩耶之圣后,他时异日,佛会相逢。此日今时,且相离别,良非遽违甘旨,盖时不待人。故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时度此身?伏冀尊怀,莫相寄忆!

未了心源度数春,翻嗟浮世谩逡巡。

几人得道空门里,独我淹留在世尘。

谨具尺书辞眷爱,愿明大法报慈亲。

不须洒泪频相忆,譬似当初无我身。

岩下白云常作伴,峰前碧障以为邻。

免干世上名与利,永别人间爱与憎。

祖意直教言下晓,玄微须透句中真。

合门亲戚要相见,直待当来证果因。


图片

洞山良价悟本禅师像



   母亲回书  

吾与汝夙有因缘,始结母子恩爱情分。自从怀孕,祷神佛:愿生男儿!胞胎月满,性命丝悬。得遂愿心,如珠宝惜,粪秽不嫌于臭恶,乳哺不倦于辛勤。稍自成人,遂令习学。或暂逾时不归,便作倚门之望。来书坚要出家,父亡母老,兄薄弟寒,吾何依赖?子有抛娘之意,娘无舍子之心。一自汝住他方,日夜常洒悲泪。苦哉!苦哉!今既誓不还乡,即得从汝志,不敢望汝如王祥卧冰、丁兰刻木,但如目连尊者度我,下脱沉沦,上登佛果;如其不然,幽谴有在,切宜体悉!



图片



图片

倡读古文 学习古文

    感悟祖师本怀 传承佛法智慧    




相关文章
· 凡夫恶业重烦恼丝毫未断,为什么念佛能往生极乐世界?
· 想去极乐世界,当下应该怎么做呢?
· 妈妈在,你永远都是宝贝
· 【母亲节特辑】她心中的莲花是菩提道场的金刚座
· 【清凉梵音】佛曲《处世梵》的甚深义
· 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慧日禅寺进入结夏安居
· 居家隔离一个月就憋不住了?这里却每年都有三个月的“关门节”|走进佛教的“夏安居”
· 为什么偏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
· 其实,这才是真正的病根
· 一切佛和净土,法性功德平等,为什么偏求西方一佛一净土?
· 结夏安居,是佛陀给予修行人的一个大福报
· 教你如何在寺院用斋|寺院过堂仪轨图解
· 出生三个月就修行,一个瞌睡萌倒众生,泰国小和尚第二波来啦
· 联合国卫塞节〡佛吉祥日 来自全世界的共同感念
· 结夏安居 I 出家人的夏季生活方式,你了解吗?
· 诸法体空,本来无生,何又求生?
·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 悟公上人:念佛要注意这些细节!
· 这十种方法,助你打造完美人格
· 风靡全球的《道德经》有了新解,赠神秘视频(第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