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公上人:佛是怎样说法的

2025-04-24 06:12:00 发布: 人气:20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今天,诸位善知识,请我为大家说法,那就借此因缘,同大家谈谈佛在教化众生的时候,他是用怎样的方式来为众生说法的。综观世尊四十九年的说法,他说法的方式大致不出以下三方面:


(一)因机施教,因病与药:我佛世尊所说的一切法门,都是因应众生的根机与所患,而施设相应的对治教法,就如药铺里的药,有许许多多的品类,虽皆是为我们人身的病症而备,但其间药物的配搭与份量的多寡,则因应病症的不同而不同。


我相信大家都读过《地藏经》,地藏经里面提到六波罗蜜,那就是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离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等,这六种波罗蜜都是印度的梵文,到我们中国则翻为“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这“度”字是什么意思呢?“度”就是因病施药,若有悭贪的病就用布施来度、有毁犯的病就用持戒来度、有瞋恚的病就用忍辱来度、有懈怠的病就用精进来度、有散乱的病就用禅定来度,最后若有愚痴的病则用智慧来度。“度”虽说是因病施药,其实就是彻底圆满解决的意思。


六祖大师讲:“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譬如说他是一个恶人,若你也用恶的方法去对付,那么结果不是你受到伤害,便是他受到伤害,甚或彼此都受到伤害,这样是度不来的。 又譬如说他是愚痴的,当然要用智慧来度他,若能度所度都是没有智慧的,那就不成体统了!又譬如你遇到一位邪知邪见的人,那你必须具备正知正见才方可度他,否则两皆无益。


前面提到“因机施教”四字中的“教”字,其实就如同一面镜子,镜子可以真实无误地照出我们脸上的污垢,使我们可以即时洗净;亦如同一条墨斗线,为什么说是一条墨斗线呢?譬如一株从山里砍下来的毛松竹,木匠师傅先把它的枝枝节节用斧头劈掉,然后用墨斗线弹好,那么直木条就可以锯出来了,我们的佛经也如同墨斗线一样,使我们都可以得到直心,直心就是道场呀!




图片


(二)种熟脱三,时时不废:历代祖师,上至诸佛菩萨,都是为了众生,用“种熟脱”三益阶段的方便来利益及度化众生。若遇到已经种过善根的人,会巧设方便,导引他增加善根,并促发善根的现行与成长,调和三业,及伏除种种障行,使早日成熟圆满菩提;没有种过善根的,善巧地令他种下成佛的种子;善根种子已经全然成长的人,则稍事拨弄,令他圆满菩提,一生成办,解脱自在。


在这一大殿里,正如就座的诸位善知识,有的已经亲近过或参学过各处的大德善知识,亦深究过经典,自己已经明明了了,但也在这个大殿里坐着听,到底他们来想听什么呢?他们来不主要是想听什么,主要是来拥护道场,更主要的是作为“影响众”,他们自己都是饱参饱学,他们来主要的目的是影响大众。


像佛在世的时候,每逢说法,都有大菩萨来庄严道场,如《弥陀经》大家都熟悉的,弥陀经里不是有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等等都来参加,他们就是影响众。


另外有一类叫“发起众”,像这个道场,现正举办药师法会,这法会是此寺院的住持发起的,他就被称为“发起众”。


还有呢?当座的各位,虽根机各有不同,但对我所说的一句一言都能够有不一样的领会,与得到相应的利益者,称为“当机众”。


最后一类在座者从来都没有听过经,或自己也没有看过经,只是欣逢盛会,结见佛闻法的因缘,这叫“结缘众”,结结缘,现在下种,将来慢慢会成熟的。


以上这四众不就是“种熟脱”三益阶段的最佳演绎吗? 


所以佛法度众生是不离这“种熟脱”三益阶段的,种在久远,熟在过去,脱在现在!假如种“种”在现在,那么“熟”要在未来,而“脱”当然要在未来未来了。


佛说法,这三种阶段是不废的,故说“种熟脱三,时时不废”! 


(三)四攝六度,同登彼岸:我一开始就提过六度,六度以外还有四攝,四攝即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我们每一个人,耳朵都喜欢听讲好话,如果听到不好的语言,心里就不开心、不乐意。佛慈悲,不随随便便地叫我们“众生”,而是叫“善男子、善女人!”“善”就是好的意思,即是称呼我们为“好的男子”、“好的女人”,这样我们听到心里都会很高兴,很舒畅!所以佛是最慈悲,这就是爱语攝,即是以温和慈悲的言语使众生生欢喜心,令众生悦服而生信仰!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讲到这里,总之佛就是这样说法来度化众生的!


——摘自《蓬莱拾遗·随闻录》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敬畏从规矩里来,恭敬从理解中来
· 玄奘大师传81|立破注解
· 清凉问答|在城市繁忙的节奏里怎么修行?
· 得道的人,也发脾气吗?
· 佛说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 | 近恶知识舍离正道正见
· 不空耗,不走弯路
· 值得无限循环的一首佛曲
· 当心,这个过失容易犯
· 悟公上人:此地叫“极乐清凉”
· 念佛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什么?||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三十八课
· 世界读书日|如何读佛经,才能快速消罪增福?
· 悟公上人:一心念佛(四)
· 玄奘大师传80|修书回信
· 世界读书日|这样读经典,能快速消罪增福
· 佛说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 | 恶知识者,令舍离大乘菩提心
· 悟公上人:要把功德存进三宝银行
· 今天,世界地球日|山川河流皆有灵,草木鱼虫皆共生
· 悟公上人:一心念佛(三)
· 喂,醒醒!
· 世界地球日 || 是众生的心声,也是世界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