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ONE
我们是来五台山学习的,把每个跟文殊菩萨有缘的人都当文殊菩萨一样,供养好他、服务好他;还有一个更深层的愿望,五台山的主尊是文殊菩萨,它的核心内容是智慧,智慧是人间最匮乏的资源。所以,我们每天都祈祷着文殊菩萨,也特别珍惜在这里的每分每秒。
我有时候想,在五台山的好处是什么呢?如果我不在五台山,就不会强迫自己思念五台山;如果我不在五台山,就不会天天那么记得文殊菩萨。所以,只要来到五台山,只要想到文殊菩萨,无论以什么样子的奉献,又是怎样的艰辛,都值得。
佛陀在经典里说,无论你是去帝释天,还是兜率天,还是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的天宫,不如举步向五台山迈一步。因为升天堂是福报,而趋向于五台山是开智慧。福报重要,还是智慧重要?智慧。
有智慧就会有福报,有福报未必有智慧,它是向下涵盖的。社会上的人有了福报,未必会使用那个福报,要有智慧的人才会把福报变成功德。我们求智慧也要有福报的基础,智慧要从福报中求,在福报的基础上,开智慧是很快的。
要见文殊菩萨,要先修福报;
要开智慧,就要先修福报。
六祖大师未出家前,腰挎配重石,捣米筛糠,为一千多大众服务八个多月,所以五祖特别中意他,没出家就把衣钵传给他了。如果不是在寺院后方捣米筛糠,日日夜夜这样子不计生命地劳作,去供养、服务大众,就没有后面那些故事了。
我们这里叫“福城”,也是这个道理,要见文殊菩萨,要先修福报;要开智慧,就要先修福报。来到了这里,此生你肯定会精进一点,你不单单会多一点忆念文殊菩萨,也肯定会珍惜修福的机会。
PART.TWO
这就是我师父他们这一辈人守着这个智慧灯、传承着佛法的意义,我们追随文殊菩萨也是来自于这种信念。
所以,每年到这个时候我都会感念师父,没有师父他老人家三十年前带我来五台山,怎么可能有我们现在的相聚?我们的相聚都是佛缘,都是师父的面子,是文殊菩萨的面子,是佛的面子,这也是一种表法。
我们出家人已经不是个人的形象了,本来就是表法的。如果师父的圆寂能度众生,那我们就开纪念师父圆寂的法会;如果过生日能让大家放生救命,能让大家赞叹善知识,得无量功德,那也很好。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所以,现在我们纪念师父就是念《法华经》,然后建刹安僧、听经闻法、勤修戒定慧,这就是最好的纪念。我们无论忆念天下哪位善知识,都要以法来供养他、忆念他,戒杀放生,吃素念佛,诵经,参禅,打坐,持戒修行,这就是最好的供养。
善知识现前的目的就是这个,因为只要你这样做,你就解脱了。讲到底了,纪念善知识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就是以自身的解脱去纪念善知识。梵呗赞叹也是一种修法,也可以上供诸佛、供养诸天善神、供养老祖宗,但根本的修法还是关于解脱道的。
烦恼降伏了,轻安现前了,生命诸漏已灭,得到了大清凉、大清净,焚烧众生烦恼的智慧火焰升起的时候,就是给善知识最无上的供养,“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