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行布施之功,不如一念与金刚心相应

2023-02-26 00:0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图片



受持佛戒,就是把轮回的漏洞填补起来,就是在三界之外建立起全新的跑道,这个跑道是金刚之道、无漏之道,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进入了这个跑道,就是进入了正能量的良性循环。

 

如果偏离这个跑道,不秉持戒律就相当于舍弃了佛。这样,即使佛常住世间,对于我们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受戒、持戒就是与佛同在。


如果我们希望正法久住于世,希望善知识长久住世,那我们就要好好受持戒律。




图片


“金刚心”

是成佛之因,

是广度一切众生之因,

是真正利益世间之因。





同时,我们还要往内观,要看自己的菩提心在不在。如果菩提心不在了,那也相当于佛入涅槃了。


我们以发菩提心持戒的功德来供养三宝,这就是在护持正法住世,就是在供养善知识。这样,我们就是善知识久住人间的基础、基石。我们受持的戒律,不仅是我们自己的金刚宝戒,也是三宝住世的金刚地基,是善知识住世的金刚胜缘。


我们以菩提心在金刚菩提道上所做的一丝之善,胜过我们在世间所行的无量善行。穷尽无量劫舍生命广行布施之功德,不如一念与金刚心相应。因为金刚心是成佛之因,是广度一切众生之因,是真正利益世间之因。




图片


堪破五蕴


......

图片



|

|

|

|



金刚心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我们觉照的能力越强,寂的境界越深,那我们超越色受想行识五蕴魔的力量就越大。


如果我们能照到诸色皆空,那色魔就被我们破掉了;如果照到想蕴是空,我们就从想魔里面解脱出来了。


我们当下就在五蕴的魔掌里,为了救度我们,佛宣讲了堪破五蕴的方法: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为什么佛用“度”字呢?因为虽然我们目前还在生死苦海之中,但是我们能度过它,能超越它。


图片

修行的人还有生老病死吗?

图片

有,但是修行人不会被那些现象所淹没,而是能够照着它们,超越它们。

图片
图片



一个没有修行功夫的人,生命中的病痛苦难对于他来说是那么的真实且难以逾越;而对于具有真正修证境界的人,病来了,他会照着它,痛来了,他也能照着它。于是,病痛悄无声息地来了,又自然而然地走了。


从本质上来说,只要拥有了寂照的功夫,一切都是“来无所来,去无所去”的。所以佛陀教导我们,看待事物要看其本质。




图片




我们要遵佛教导,

要了悟一切生灭、

一切万法皆因缘所生,

无有自性。

而我们自己身处其中,如如不动,

这就是修行。


如果这点做到了,

我们就会转烦恼为菩提,

化愚昧为智慧,

我们就可以渡过茫茫无尽的生死苦海。


——三参法师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慧日国际扫码关注


图片



相关文章
· 桑嘎拉顽强抗拒诱惑(四)
· 菩萨的功德力
· 如何快速的得法受用
· 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要上当
· 五百世的情缘,要如何超越?
· 学修佛法须依次第
· 教你最顶级的情绪管理
· 桑嘎拉顽强抗拒诱惑(三)
· 自家风光有谁争
· 【追忆玄奘大师】玄奘精神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深远影响
· 住持转世鸽子,只为一个承诺
· 玄奘大师圆寂纪念日〡纪念“民族的脊梁”
· 回忆里的痛,要如何承受?
· 《童蒙止观》〡禅定中要去除的五种障盖(上)
· 佛度化我们的“落脚点”
· 龙天护法、诸天善神力量的来源
· 怎样从一件事中明白整个人生?
· 桑嘎拉顽强抗拒诱惑(二)
· 一分实践,得一分结果
· 修行要知道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