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的得法受用

2023-02-25 19:0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禅宗讲到如果能开悟,证入如来藏光明的见地,转识成智,就是真正的大彻大悟,云门讲的“涵盖乾坤”,这实际上就是有法身见地的。然后再加上这种修持,得自受用,“截断众流”,这样的境界是内在的,也是秘密的了。

图片


像六祖大师,五祖为他袈裟作围所讲的,实际上是他后来在猎人堆这十五年要修习的。因为见地有了,还要有修习,要让见有着落,有住处。


所以天台宗里智者大师也承认佛陀这里是有最深层的法的,包括禅宗也是有的。这就是说见地的问题,没有达到佛教的这种不共的见地,后面的更深的法是不能提的。因为提,这不单单增加知见,若要修还会增加身见,同时烦恼会更重。而对上根利器,能有这种智慧见地,修起来得受用就很快。这也就代表这个法它是可以修的,但是目前我们的这个基础太差,我们连一个修行相也没有。

图片
图片

《童蒙止观》的修法讲到,修止观的前提就是持戒要清净,还有要忏悔业障。本来我们出家人求戒就叫忏悔堂,我们很多人连忏悔的相都没有,甚至连忏悔的心态都没有。我们不单没有忏悔的相,反而我们是傲慢的相、无知的相,调柔的相都不现前,我们佛法的基础太差太差。


因众生根基问题,有些修法的名词都不能提的,这并不是诸佛菩萨吝啬法。而是当一个人有了某种修为,有了某种功德,修到了某种程度,法界的诸佛菩萨自然就会把这个法给他的。文殊菩萨代表法,代表般若智慧,这个虚空法界不缺佛法,就缺我们自己的状态,是我们没到那个状态,不要觉得自己好像会委屈一样。


话说回来,实际上,这《童蒙止观》就已经很殊胜了。

图片


图片


安般的修法主要就是看鼻息,我们作为人是五蕴聚,那怎么破这个五蕴聚,破这个“我”?从色法入手。


在色法上,从我们这个鼻子的风,进出的风大入手。风大相比在我们这个四大里是最不坚固的,同时它又能代表这个色。这个色法里面,地是很坚固的,我们这个身体大多数是由地大构成的,所以这个我执、身见是很坚固的。


风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执着,没有那么得坚固。虽然一息不来,便成后世,这个息,这个风,它是对我们生命很重要,但是从这个风大入手来观,它统领整个色,可以把这个色法呢,如幻如化到,进入一个不太坚固的这样一个入手处。


实际上这个风大是代表色法的,然后风跟鼻子的触,这个代表了受;由此再引发到从这个风大破色,破色大,就是说我们最粗重的我执里的“身执”(这四大的假合身),由这个能破下去了,到触的时候,我执就比较轻微了,就到触的层面的时候,我们就比较通透一点了。然后从这个触再到想蕴,最后就是一种观念,就是一堆观念组成的名字,仅有这个名字而已。

图片


在这里面也可以理解,就是这个名法,名法就是代表一堆观念。风大去统领这个色,去破色,然后从鼻触的这个触大,集中到受,然后进入想,到观念,这一路就是佛菩萨的加持吧,我们自己的觉性力、佛性的加持。这一路透下去,这一路也是解脱的过程,一路解脱,从每一个里面。如果没有这样的修习,一个凡夫在他百千万亿的轮回中,我执,我见还是会很坚固的。


如果你去修止,你哪怕修个三天好了,你就会发现确实好像“我”,薄弱了甚至发现是没有根得,它得的受用,就是破我执的,就是解脱。从照见五蕴皆空,从四大无我,诸法无我,诸行无常,它可以现证这些功德,我们修行实际上是应该先这个上面去入手。

图片


这样我执小了,烦恼轻了,也常常会清明现前,你也有方法入禅定,这就可以去触摸到小乘解脱的快乐。小乘解脱的空观智慧就会现前,人无我的境界就容易现前。


这不去次第修习这些的话,如果上来就观什么气海,观命门火,有时候还会出问题,就容易偏到外道,增加身执,增加我见。那不单不是解脱法,那甚至是轮回法,甚至是堕落法,所以我们修行在这方面还是要警惕的。

图片


实际上安般修法里面,从风大到鼻触,到名法的,这个一路剖析下去,这个是非常快的能现前受用的,这种解脱的轻安也很快就会现前的。我是鼓励大家这样次第修习。


但确实你不听闻,根本不知道。没有佛法传承,没有佛菩萨的加持,我们自性的佛性也好,或者从法来说,法本身就是释迦佛陀的加持。你内在有佛性,你没有佛陀的加持,这个殊胜的缘起,你不会得这个法受用的。

图片


所以文殊菩萨提醒我们说:一,我们有佛性,每个众生有佛性;但第二,很重要的就是诸佛菩萨有加持。你有佛性,你没有佛菩萨的加持,有佛性你都不知道。所以任何法的受用都是佛菩萨的悲愿力在这个时空里把我们拯救出来。


按照修法次第来说应当先修小乘,先证无我,证了无我之后,你才发现一切法的安立,为了利他故,为了转我们这个业报身,为了从根本上去净化所有的业识。


就像忏悔业障一样的,忏悔业障有我们最简单的,我们人跟人之间的忏悔,对首忏,也有作法忏,更甚深的就要从智慧的角度忏,甚深的智慧才能从根本上忏,“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从甚深的法性上去忏悔,还有金刚萨埵等忏法,所以这个才是叫忏悔之王。

图片


《妙法莲华经》最后普贤菩萨才出来,我们忏悔的对境是普贤菩萨。《天台宗纲要》里也讲到,圆教的忏悔对境也是普贤菩萨,具有金刚体性的见。所以如果没有这个智慧见地,你忏悔的对境都不得现前。


我们把能修的法就修起来,小乘的殊胜得到了,你才可能得到大乘的殊胜,你小乘殊胜不现前,大乘殊胜就不会现前,如果乱了佛法的次第修习,整个就乱掉了。


我们学习《童蒙止观》,大家好好用心,实际上我们智者大师在这里面条理剖析的非常清楚。这个了解了之后再来看我们安般法门,我所讲的话你也容易理解得受用。


——传喜法师

图片

扫描二维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浙 (2022)0000575

图片




相关文章
· 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要上当
· 五百世的情缘,要如何超越?
· 学修佛法须依次第
· 教你最顶级的情绪管理
· 桑嘎拉顽强抗拒诱惑(三)
· 自家风光有谁争
· 【追忆玄奘大师】玄奘精神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深远影响
· 住持转世鸽子,只为一个承诺
· 玄奘大师圆寂纪念日〡纪念“民族的脊梁”
· 回忆里的痛,要如何承受?
· 《童蒙止观》〡禅定中要去除的五种障盖(上)
· 佛度化我们的“落脚点”
· 龙天护法、诸天善神力量的来源
· 怎样从一件事中明白整个人生?
· 桑嘎拉顽强抗拒诱惑(二)
· 一分实践,得一分结果
· 修行要知道修什么
· 修行不能急,心还要调得有一种喜悦感
· 皈依本身就是究竟法
· 功德越大,佛菩萨的加持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