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师父解千古名偈
Give ear to the Master’s deciphering of renowned archaic Buddhist hymns
佛法是理性的、高尚的,谁思考,谁就会被感染。
我们皈依三宝能得解脱,就是因为皈依的是宇宙中的一种圆满、一种高尚。虽然我们自己不够高尚,但是我们愿意礼敬高尚,愿意把自己如尘埃一般的生命融入到高尚的海洋中去。
音频欣赏——————————————
Inter-dependent and mutually conditional;
a sequential series in bloom
本来无一物.....
神秀大师的那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对于我们日常的修行来讲,实际上很重要。哪怕我们明白了六祖大师的偈颂,“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还要在神秀大师的这四句偈中去实践。
这两首偈子互为表里,代表了佛法的圆满。
因为修了神秀大师的就不堕落,修了六祖大师的可得超越。神秀大师的偈子修了,就有底线了,至少不堕落,能达到人天乘。再增上又可以超出三界,位列声闻、缘觉,这样佛法的两乘都有了。如果进一步能自利利他,那就是菩萨乘。
惠能大师圆寂前,已经上知诸佛、祖师,下知未来,能防护自己,也能防护众生的业,生死一如,就和佛是一样的。所以,他传的是佛的心印,不仅仅是理论,他也实践到了。
互为表里
次第花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大师
What is wisdom?
大家老是会强调惠能大师不识字。其实我们也已经普及了识字跟知识、知识跟智慧的关系:识字不一定有知识,有知识也不一定有智慧。
那到底什么是智慧?
在惠能大师这里就是真正地体现了诸法现量境,“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过去、现在、未来,“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这样子一种心之本性。
心体即是佛,能觉照、能作用、能自利、能利他。他在大唐盛世为我们示范了这样的人生。
惠能大师的偈子里,“本来无一物”,这是一种洞见一切的智慧高度;“何处惹尘埃”这是一种和平的、默默地化一切干戈为玉帛的方法。
音频欣赏——————————————
【慧日国际佛学微信平台】
Find Me | 扫码就能找到我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