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的出现
通常都充满着惊惧和伤痛
无常暗示着诸事多变,下一刻,事物已经不再是原貌了。
一位尊者在《道歌集》中,用了八种比喻让我们了解无常:
绘画的金色佛像终会褪色;
美丽的鲜花到秋天会被寒霜冻死;
高谷奔腾咆哮的瀑布,
流至平原会缓缓无力;
绿绿的稻田终会被镰刀砍割;
精美的绸缎也会被利剪裁截;
精勤积累的珍贵财宝,人死时终会被舍弃;
初三的新月清丽动人,但不久就会变得形态臃肿;
初生的孩子极可爱,突然遭受违缘也会夭折。
《贤愚经》中说:
高必坠,聚必散,合必离,生必死,这是人生亘古不变的必然规律。
无常的出现,通常都充满着惊惧和伤痛:
人生难逃生老病死,无论被其中的哪一支箭射中,我们都会痛彻心扉。这种痛不仅来自身体,更多是因为心灵。爱人的永别,熟悉的世界荡然无存,你会感到陌生、孤独甚至恐惧。
对于逝者,痛苦更是叠加式弥漫开来。在《中有教授听闻解脱》里记载,人死了之后最大的悲哀,就是当你离开身体,看见你的家人扶着你的身体哭的时候,你会觉得“我在这里,那不是我”。但是无论你怎么嘶吼,他们听不到你的声音,看不到你的人,那是很痛苦的,马上自己就悲从中来晕厥过去了。晕死醒来种种的情景又会悲伤,家里人对你的思念,都会成为自己成倍的悲伤,叠加在自己身心世界,一次一次因为悲伤而晕死过去。一个中阴身,也就是我们讲的“鬼”,离开人身之后的每一次的晕厥,都是因为悲伤。实际上,人死之后,只是脱掉肉身这个色壳子,神识将随业受报、或者往生净土、或者六道轮转。所谓的“死亡”不是真的死亡,只是肉体消亡,但是神识不会死,神识会随业受报,可能成佛做菩萨,也可能在六道中轮回。
但不管在哪里,只要以佛法利益他们,生命一接受到佛法的能量,马上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地狱众生的苦停止了;
饿鬼道众生获得了饱满;
天人的宫殿更加美丽,天福增益;
极乐世界的菩萨莲品高升,青色青光的莲花变成了红色红光。
所以,对于离世的亲眷,都可以依赖我们积聚的功德回向而超荐离苦。
这样的生命处处都春光明媚
当一个生命处于无明、无知的状态,生老病死都是苦,爱是苦,恨亦苦,甚至连收获都是一种潜伏的危机,幸福快乐都变成坏苦。
如果生命觉悟了、觉醒了,那生老病死都是生命的流程,都是沿途的风景,这样的生命处处都春光明媚,都呈现着生命本有的属性和庄严。
当觉悟者自己能安置自己了,他对人生、对世界的态度就会发生本质的转变。一个不安的、对未知充满恐惧的人,需要安全感的时候,就会产生很执着的贪嗔痴,他不仅仅过不好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办法与这个世界、与众生和谐共处,他处理不好这种关系。
一个觉悟者就不同了,他既能安放自己又能善待他人。生命是光明的,付出是有温度的,他不仅用爱去回报世界,同时也会用宽容去善待仇恨、化消冤仇。学佛就是为了追求觉悟,一旦一个人觉悟之后就会发生神奇的转变,所以叫“转凡成圣”。
通过佛法的修行,了悟并安住在佛性的光明中,再回过头以忏悔的方式擦掉生命里留下的秽迹,这样的你,才有可能自在地面对和超越生老病死的苦难。
但学佛之后就不会病了吗?会病的,有可能病得还挺严重。这时就看你是皈依病还是皈依佛。皈依佛,对病就无所畏惧,跟佛在一起,心很安稳。身体虽然被绑架了,心自由自在,海阔天空。
只是有时想要断除恶缘金盆洗手,并不容易。恶业会现前,负能量会来绑架,充满违缘的事一桩接着一桩,想做好人、想追随佛陀似乎举步维艰。
这时只有忏悔。向曾经伤害过的众生发露悔过,后不再造。当你真正明白的那一天,会为曾经吃下的每一口肉、做错的每一件事痛哭流涕。
时刻反省是佛弟子的功课。在凡夫的生命中有地狱、饿鬼、畜生的状态。上品贪嗔痴就是地狱,中品贪嗔痴就是饿鬼,下品贪嗔痴就是畜生。每个人都有贪、嗔、痴的种子,每个人都有地狱、饿鬼、畜生的基因。如何能把这种基因去除,就是修行。所以修行是非常实在的一件事情。
学佛之后,时时刻刻保持正念,保持悲悯,保持生命的正能量。
当你的生命越来越澄清、越来越光明时,就能欢喜地接受生老病死。
你欢喜是因为终于觉悟到佛性是不生不灭的,它先天而生,超日月光而存在,你能安住在佛性当中是还复给生命最无上的尊严。
人类数千年乃至超过万年的文明,沉淀在历史的河床上,那些人物、财富、过往的事件,都如过眼云烟消失殆尽了。
但这种生命的觉悟,道德的品格行为,成熟的、圣人的情怀、思想,却如黄金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