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富贵和幸福感,你感受到了吗?

2025-06-12 21:54:00 发布: 人气:22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道德经》一上来就说:“道可道,非常道。”佛教里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道”能表述吗?“道”存在吗?我们能不能找到“道”的蛛丝马迹呢?


在中华文明里,“道”是普遍存在的。《中庸》里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是普遍存在的,不管你认识不认识它,它永远都在。


我们要做的,是建立“道”的文化,建立对“道”的训练,提升我们的福德。只有当我们的生命境界提高了,才可能觉悟到当下不离不弃的“道”。


在中华文明里,“道”又在一饮一啄间。中华几千年文明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构建了非常细腻的“道”的文化。


图片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行都有“道”。我们的祖先通过种种方式,用“道”文化精准细腻、无处不在地滋养着我们这些后代子孙。当我们学“道”的时候,当我们领悟“道”的时候,就会觉得愧对祖先啊!祖先这么用心地、处处给我们留下这些宝藏,我们却不知道开发。


就好像一个富贵的流浪汉一样,明明怀揣着祖先给我们的宝藏,却不知不觉,还在可怜地乞讨,不知道自己的财富在哪儿。


财富从哪里来?我们不能狭隘地认为财富就是钱,如果把财富局限在产值、GDP上面,那就太狭隘了。就好比五台县的工业化经济是相对比较落后的,但从佛教文化上来说,它是全国最富裕的地方。


文殊菩萨的加持白天晚上都在,五台山的文化价值是无量无边的,你怎么把它量化呢?怎么用GDP来把它呈现出来呢?呈现不出来的。呈现不出来不代表它没有价值,它是无穷的宝藏啊!


我们都是奔着文殊菩萨来的,这就是五台山的一种财富。请问,五台山就在五台县吗?五台山就在山西省吗?五台山是我们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作为中国人,我们随时可以来五台山,这种富贵和幸福感,你意识到了吗?你感受到了吗?



图片
图片



大家来到五台山,你认为这个集体的行为会重叠吗?不会的。就像你喝你的水,他吃他的饭,每个人的受用是不一样的。一千个人来五台山,就有一千种不同的感受。就像莎士比亚说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只要负责你自己的心灵是虔诚的、清净的就可以了。


来五台山的收获,取决于你的虔诚。如果你觉得是一场旅游,那你就是旅游的收获;如果你觉得是一场朝圣,那你的人生就是一场朝圣的收获。


我们愿意成为时空的过客、旅游者,还是愿意做朝圣者?做朝圣者,你的心灵财富、人生价值就升值了。


价值是由目标决定的,你只是看风景,只是做旅游者,那你就是时空的一个过客。五台山在这里看过多少来来往往的人,如果我们是朝圣者,那就不可思议了呀!




图片




  清凉寄语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听经闻法,是这个世界的第一庄严
· 僧团,是我们通往高维世界的保障
· 五月“灌浆期”,小心你的“生命漏洞”!
· 菩萨的行列,怎么入?
· 好大一碗佛法的甘露饭,你能吃到嘴里吗?
· 古寺重兴八周年|苦修,是生命的庄严
· 寺院的一砖一瓦,都凝聚着信仰的力量
· 今生不离苦,更待何时?
· “因果”二字,全把佛所说法包括无余了
· 前程似锦,未来可期|送给毕业生的肺腑之言--关于学习、工作和人生规划
· 在生命里,留好佛的痕迹
· 越是大智慧的人,他表现的就越微细
· 让声声佛号为自己充电,让佛光照亮曾经迷茫的自己
· 这是学子求学应该树立的目标
· 听经闻法是人生顶配
· 这些“讲究”,是修行的大助缘
· 心净下来,就能打开多维世界的大门
· 芒种 |如此耕种好了的田地,定会结出不死之果
· 你的五月,是“五毒月”,还是“五熟月”?
· 人总要为自己的错误“买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