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梵呗的功德利益

2025-07-21 09:01:00 发布: 人气:25


图片



几千年来,佛寺里的每一个清晨都是从醒板、钟声和唱念开始的,梵音一起,人天肃穆,神圣庄严。佛门里的唱念也称为“梵呗”,是佛教文化的灿烂瑰宝,也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成果,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图片




01

佛教梵呗的特点


梵呗,梵语为bhāṣā,是“梵览摩”的略称。梵,表清净、微妙之义;“呗”,有止息、止断、赞叹之义。“止息”是排除来自外部的一切干扰,内外清净,堪能为各种法事;“止断”是说从内心深处断除一切贪嗔痴烦恼;“赞叹”,是称扬赞美三宝的功德,令人生信。


佛在《长阿含经》中说:“其有音声,五种清净,乃名梵声。何等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彻,四者其音深满,五者周遍远闻。具此五者乃名梵音。”赵朴初先生曾以“虚、远、淡、静”四字来概括梵呗的特性。





02

中国佛教梵呗历史


中国梵呗之始:

才子曹植,鱼山闻梵


梵呗由印度传入中土,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印度高僧竺法兰曾在洛阳白马寺“大梵音叹佛功德,称扬三宝”。汉末桓帝时,安息国高僧安世高也曾公开讽诵梵呗。但总体来说,因梵语和汉语两套文字语言体系差异较大,天竺音律和汉地亦有差别,以致于“译文者众,传声者寡”。


公元230年,曹操之子曹植创作了第一首汉传佛教梵呗——《鱼山梵呗》。曹植游东阿鱼山时,“忽闻岩岫里有诵经声,清道深亮,远谷流响,肃然有灵气。不觉敛襟祗敬,便有终焉之志,即效而则之。今之梵唱,皆植依拟所造,世称鱼山梵呗”。这就是中国梵呗的起源,距今已有1800年。


图片

▲《洛神赋图》曹植像


由于曹植创制梵呗,意义深远,贡献巨大,所以后人有词《东阿王赞》赞其功德:“东阿王植公,降生曹魏王宫,云高天籁连竺中,鱼山接长空。瑞应本起得删治,七步诗八斗雄,和平妙音世界同,梵呗源真宗。” 



流传发展:

道安慧远,制定仪轨


曹植鱼山闻梵,汉传佛教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特点的梵呗。后来梵呗真正得到流传和发展,就不得不提东晋时期的道安大师和慧远大师。



道安大师是东晋时举国崇敬的出家人,在襄阳的十五年间,注解经藏,讲授经典,“四方学士,竞往师之”,成为当时的佛教中心之一。由于法席盛大,道安大师特别制定了一系列仪轨,在升座讲经说法时、每日行道饮食时、布萨日忏悔时,都要吟唱梵呗。这些仪轨奠定了汉传佛教寺院制度的基础,正式将佛教仪轨和梵呗结合起来。


图片

▲慧远大师


其弟子慧远大师继续提出“以歌咏法,广明教义”,提倡以俗讲方式宣讲佛教经义,并注重配合唱颂,吸收了大量当地音乐素材编制佛曲。梁武帝在位时,更推动梵呗加入无遮大会、盂兰盆会、水陆法会当中,梵呗也与汉地传统的音乐互相融合。从此,寺院的朝暮课诵中都少不了这直击心灵的袅袅梵音。



千年传承,百花齐放


自唐代起,由于传授者不同,梵呗的风格分为南北两派。北方以北京智化寺为代表,较多地吸纳了民间音乐的元素,比较高亢、激昂,大量使用笙管等乐器;南方以常州天宁寺梵呗唱诵为代表,曲调委婉、细腻,不用丝竹管弦,仅用大磬、引磬、铃鼓、铛子、铪子、木鱼等佛教法器。


南韵梵呗又有上江腔、下江腔之分。天宁寺梵呗因流传于长江中下游,被称为“下江腔”;而流传于四川和云贵地区的唱腔则被称为“上江腔”。


梵呗的韵律,不仅有地域之别,即使是各寺院之间,也存在风格略有不同的“门庭家风”。即使唱腔、板眼都是一致的,但每个人的腔调高低、嗓音的音质等不同,在传唱中还会形成各自的风格。



03

天宁梵呗——

千年佛乐,齐梁遗风


天宁寺位于江苏常州,是中国佛教禅宗的著名道场,古时曾名列“禅宗四大丛林”之首。始建于唐代贞观、永徽年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常州是南北朝时期齐、梁帝王的出生之地,也是南方梵呗的发祥之处。南朝齐永明七年(490年),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就“集京师善声沙门”研讨佛教的音乐创作,并由此确定了南方梵呗以“哀婉”为主的风格特色。此外,梁武帝萧衍不但笃信佛教,而且精通音律,他所制定的梁朝雅乐,对于中国化的佛教音乐也有重要影响。


天宁寺有序传承了南方梵呗,尽管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天宁寺梵呗的曲调一直都保持了齐梁时代的雅乐传统和江南音乐风格,有着较为统一的规范,“节奏沉稳扎实,唱腔悠扬潇洒,韵味古朴清雅”。其梵呗唱诵向为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公认之典范。2008年,“天宁寺梵呗唱诵”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松纯长老——佛教音乐(天宁寺梵呗唱诵)”综述片


04

佛教梵呗的功德利益


梵呗在寺院中主要用于三方面:一是讲经仪式,二是六时行道(后世朝暮课诵),三是道场忏法,所谓法集三科。这三科法事,创始于晋时道安法师,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在佛教讲经、受戒、诵经等一切宗教仪式进行中举唱梵呗,又称为“作梵”。


如法演唱梵呗,有诸多功德。《南海寄归内法传·赞咏之礼》云:“一能知佛德深远,二体制文之次第,三令舌根清净,四得胸藏开通,五则处众不惶,六则长命无病。”《十诵律》云:“如听梵呗,其利有五:一者身体不疲,二者不忘所忆,三者心不懈怠,四者音声不坏,五者诸天欢喜。”相传昔时有僧讽诵《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天上的天神闻声,长跪合掌恭敬谛听,直待咒文诵完始起身离去。


图片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大方广佛华严经》云:“梵音微妙,具足广说无碍正法,闻彼佛法悉能受持。”亦云:“演出清净微妙梵音,宣畅最上无上正法,闻者欢喜得净妙道。”


《百缘经》中记载:在佛世时,舍卫城的人民见佛威仪寂静、百福相好,心大欢喜即作伎乐供养佛陀,发愿而去。佛陀微笑地告诉阿难:“这些人由于作诸伎乐供养佛陀的功德,在未来世一百劫中不堕恶道,天上人间往返受乐。”


由此可知,梵呗有种种殊胜功德利益,历来许多高僧大德都很重视唱诵梵呗。《金光明经玄义》云:“此娑婆国土,音声为佛事。”历来,都将梵呗作为一个重要的修行法门和弘法之舟楫。清朝玉琳国师就曾训诫后学早晚课诵宜当恭敬慎重:“凡在报恩者,切莫以课诵出坡为虚应故事。须知无不是佛祖秘密法门,无不是佛祖之总持门,无不是佛祖之不传心要,无不是佛祖之自利利他快捷方式!”


时至如今,中国佛教梵呗的传承,不仅是历史性的延续,更是中国化佛教一种内涵的独特展现形式,具有良好的社会化育功能,也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佛教文化遗存。因此作为佛弟子,我们应当以殷重心学习唱诵和弘扬梵呗。



图片

海潮音里极乐现

慧日光中佛国明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出家之路,比你想象的更硬核!
· 【英德西葡日】不可思议的文殊菩萨礼赞文
· 《醒来吧》献给有缘人
· 佛教要典类目
· 夏日最慈悲的驱蚊方法|清凉梵呗 吉祥遍满
· 想知道对治贪心的窍诀吗?
· 结夏安居 || 发明智性,每天安住在无分别的状态
· 结夏安居 | 这种精进修行的生活方式,了解一下!
· 梵呗 | 稽首皈依大觉尊
· 五一去寺院,全套用斋仪轨记得收藏好!
· 天宁梵呗|稽首皈依大觉尊
· 值得无限循环的一首佛曲
· 【六斋日】菩提心者,犹如净目,普见一切安危处故
· 菩提心者,犹如净水,能洗一切烦恼垢故
· 【六斋日】菩提心者,犹如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
· 菩提心者,犹如良田,能长众生白净法故
· 【六斋日】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
· 持戒才是长保平安最好的方法
· 【六斋日】受持戒律重在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可拿来指责、恐吓他人
· “我愿意”许下生命的承诺和愿望---详解“三皈五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