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文殊菩萨从金色世界而来,向十方世界的诸位上首菩萨来请问。文殊菩萨问,诸位菩萨答。《华严经》这部经中之王怎么启信?《问明品》就是启信的。
佛法是有彼岸的,它的难度在于,我们对此岸尚不了解,怎么能理解彼岸呢?凡夫的特性是因不知果、果不知因,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连接性。
有时候比喻因和果的关系就像天上的飞鸟,当它落地的时候,你才能看到鸟的影子;它不落地,你是看不到影子的。也就是说因果如影随形,但是我们看不到因和果之间的联系,只有佛的智慧才能把因和果之间的关系阐明给我们,启迪我们,不仅点亮我们个人的智慧灯,也点亮人类的文明之灯。
启信是非常不容易的。信佛和成佛两个比起来,哪一个难?是信佛难。只要你信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总有到达目的、圆满成佛的一天。但当你圆满成佛回头看,最难的就是信,无量劫的轮回改变方向,就是从信那一刻起的。
这个信不是无因缘的,是有大善知识乘着愿力,以他们积累的广大的资粮来到我们众生界。我们没有“信”的福报,没有“信”的这股生命力,佛菩萨把这个能量补给我们,有罪消罪,无福增福,给我们做人生的垫脚石,做我们生命的引路人。为了达到“启信”这么一个关键点,佛菩萨要做大量的工作。
所以“启信”是个重大的事件。人类的历史足迹,处处都是圣贤在为人类启智。有句话叫“信为德母,慈育四生”。在中国文化里,“德”的上面是“道”,道是看不见的,你相信有道吗?不要说看见道,你要建立一个信,信有道的存在,这个概念都是非常非常难的。如果我们信有道,那就会有德的坚守。
德从哪里生出来的?就是从道这个母体里生出来的。但是这个道你怎么见得到呢?你怎么相信道呢?所以这个“信”,启信、启智的人是很重要的。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一切善根都是从这个“信”,信天地有大道而来的。
——三参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