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发起菩提心,那随着时空的无常、色身地水火风的脆弱,此生是很渺茫的。
每个生命都有佛性,都能发光发热,活出圆满的境界。但前提是你不放弃这个可能性。把潜在的可能变成现实,这是我们此生努力的方向。
《诗经·关雎》里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什么叫“窈窕淑女”?它仅指容貌的美丽吗?不是的。在中华文化里,这是具备母德、能母仪天下的人,是能改天换地的人,是能像女娲一样补天、造人的人。这样的菩萨如果在人间显现,那还了得啊!
“君子好逑”,“逑”意为“匹配”,君子以什么为好的匹配呢?不是美色,而是一种孕天育地的大情怀。所以君子求其道、求其德,这种智慧和情怀可以生天育地,开辟一个时代的风尚。
有了这样深刻的祝福、严谨的生命的长养,默默恪守这种内在的生命境界,白天晚上都如此,这叫“寤寐思服”。
所以要知道古人表达的含义是什么。大道原本是不可说的,古人勉强地用我们能够思考、领悟的方式为我们讲述。
现代人总是狭隘地认为,没有文字系统的文明是“不成熟”的,而没有想到,当需要用文字来表述大道时,恰恰是文明衰落了。
一声磬响,就可以表现大道;三星堆的一个器物,就可以表示大道。这如果拿文字写,一万字的论文也写不清楚。
老子知其不可而为之,说:“道可道,非常道。”大道是不可言说的。现在的学者也领悟到了这一点——什么是信仰?信仰的体是不可言说的,是逻辑不能到达的。
所以一元的大道才需要信仰,它不可言说、超越逻辑。解脱的彼岸是不可比拟的,这才值得我们去信仰。二元、多元的事物,看得见、摸得到、逻辑可推,是不需要信仰的。
这个时代,科技再发达,也构不成信仰。它只是知识,只是工具,只属于技术层面。物质、财富就更不用说了。
我们皈依的佛法僧三宝,都是与大道相关的——“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法,是体解大道的方法;僧,是体解大道的模范。所以我们才皈依它,成为三宝的弟子。
二十一世纪,人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科技高度,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思想混乱与价值迷失。我们还要坚守中华大地上的古老文明。这个“古老”,不是因为它老旧、落后,而是因为它长期有效、恒常光明。它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可以成为过去、现在、未来人类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