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佛之后,
会发现身心世界有很多习气毛病
要净化、超越,
有些缺陷不改,
就这一点卡住,
其他所有的都提不上去。
我以前在上海也遇到过,
那时候还没出家呢,
有个人很聪明,
读书、讲话都很好,
甚至比一般人还要伶俐,
但是她没办法正常生活。
我一直想这是为什么?
原来她感情上受过伤,
形成了一种心理疾病。
还有一些缺陷,
是跟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有关。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住在墓地附近,
小孩子就学抬棺材;
住在集市附近,就学贩卖;
住在学堂附近,孩子就学读书,
所以孟母要三迁。
小孩子时候养成一种习惯,
一旦定型就很难改,
而且他会找很多理由来固定这个习气。
好在我们佛弟子,
认识到了自己身心这些肮脏的东西,
就可以用佛法来自我革除、自我超越。
就像我们除了听经闻法,
每天还有两支香,
坐香的时候不就是自我超越嘛。
没有任何人打扰你,
你自己也不打扰自己,
无我相、无人相。
然后从“有为”的无相,
渐渐趋于“无为”的无相。
在无为的无相中,
某个机缘成熟的时候,
所谓的“无我”就会现前。
“我见”这个束缚松掉的时候,
身执就会超越。
从禅宗来讲,就叫“迥脱根尘”。
我们要摆脱根尘,
耳根是一个窍诀。
为什么《楞严经》里,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那么殊胜?
观音菩萨慈悲啊,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
得这个“流”的受用时,
就能“入流亡所”。
这个“所”实际上就是根。
《楞严经》还有个名字
叫《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
属于灌顶部的。
耳根圆通,
可以说是整部《楞严经》的精华,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欲入三摩提,当以闻中入”,
这是文殊菩萨帮我们拣择的、
最对机的法门。
佛教里自古就说“童真入道”,
为啥童真入道?
是因为肉体干净吗?
是心干净,还没被污染。
我们已经被泡得又黑又臭又硬,
你还不知道自己又黑又臭又硬。
“我”是什么?就是我执、我见。
我见从哪来的?
你已经想不起来了,
它跟我们的生命已经不可分离了。
我们修行,
就是要把这个浊剥离出来,
复本清源,建立起正确的三观。
所以要天天求文殊菩萨,
刻苦地刮骨疗伤。
降伏身心不容易的,
但你降伏了,
人生就是收获的,
日日收获、月月收获、年年收获。
仁心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