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修行的地方

2023-12-01 21:3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无论是春来花满枝,

夏至换绿装,秋归金色界,

还是冬到雪皑皑,

这里都是那么美。


这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这是我们修行的地方,

这是我们奉献的地方,

这是我们思悟大道的地方。


随着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我们在这里精进修行着,

思考着大道,

也积累着我们菩提的资粮。




 


春夏秋冬四季变换



图片



佛教界有很多的善知识的,各住一方,利益着众生。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佛教帝珠网当中的一颗宝珠,希望我们早日成熟。未成熟的时候,我们共聚一处,令佛法壮大;成熟之后,我们散落于天下,分灯一方,教化群生。

 

所以,菩萨圣贤或是听法,或是说法,或是表法,或是静默。讲法也是讲天地大道,静默也是在体验佛法、显发天地大道。天地大道还是有一点自然性,我们佛弟子走的是菩提大道,在佛教里,天地大道有一个特殊名词,叫自然外道。




图片
图片



永嘉大师遇到六祖大师的弟子东阳玄策禅师,对他说,你要去六祖大师那里印证,他是传佛心印的人,你一定要去印证,否则会落为自然外道。


永嘉大师童年就出家,博通三藏,精于天台宗教观总持,修行也有种种瑞相,甚至山洞里打坐,常常会有神人来与他交谈,谈完之后腾身就飞走了,都已经有了这样的悟境了,但是他还是要回归到法脉传承当中去。


于是跋山涉水,从温州到广东,见到六祖大师,印证完之后就要走了。六祖大师说:“住一晚上吧。”所以他还有个称呼叫“一宿觉”。住了一晚上又回头走了,从此之后再不会疑惑,得印可之后就是插到总电源上了一样,这就是禅宗作为正法眼藏一代一代师徒之间的传承。


图片


FORIQINGLIANG



佛佛祖祖传承不断,令每个时代都具有这样的正法眼藏。这个正法眼,才是古人所讲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当今世界突飞猛进的物质发展、科技力量,方便了我们的生活,繁荣了这个时代,但是我们的精神世界却越来越荒芜,每个人的心灵经受着物欲的考验,由此产生的精神空虚、道德迷失,甚至引发的众多精神疾病,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之病。


这不仅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危机,甚至也形成了人类生存的危机,也打破了人和自然的和谐。迷失心灵的人会被物欲所左右,贪嗔痴会成为他的生命状态,这种状态害人害己,也危害社会,许多深层次的危机来自于众生迷失了自己的佛性,道德缺失,善恶不辨,黑白颠倒。


佛教里说“觉悟乃为佛,不觉名众生”。出家人不仅是寺院的建设者、物质文明的建设者,更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承者。表面看我们坚守着传统、清净地自修,实际上我们在为人间、天地间化消灾戾,净化人心,和谐社会,从根本上守护众生的觉醒之道,让我们觉悟天地秩序,净化社会人心,构建世界大同,打好万世太平的根本基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FORIQINGLIANG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这四句话,包含了诸佛菩萨的功德事业
· 珍惜因缘,展现生命美好的那一面
· 既然五蕴皆空了,为何还有诸相?
· 修行就要启动大悲藏,振奋精气神
· 所有的师父,都想要一个这样的弟子
· 此生学佛的早晚,取决于前世善根的深浅
· 把修行的漏洞规避掉
· 善知识的恩要怎么报?
· 梵呗的功德利益 | 准提咒
· 不要辜负殊胜的法缘
· 时间是一定的吗?
· 于他而言,写字就是修行
· 是什么力量,降伏了袭击他的醉象?
· 降伏自己的心
· 你安心了,佛菩萨的加持就在头顶之上
· 大乘的“信”怎么启发?
· 为什么念佛要念到梦里去
· 师徒之间如何做到心心相印
· 那些师徒间的永恒片段,是我们解脱到极乐世界的通道
· 勤修戒定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