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基本架构
净旻法师简介
宗典
天台宗所主要依据的经论原典,唐代湛然大师曾在《止观义例》卷上作过一段著名的提示:“一家教门远禀佛经……所用义旨以《法华》为宗骨,以《智论》为指南,以《大经》为扶疏,以《大品》为观法”。上述四部要典分别是:《妙法莲华经》(7卷。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100卷。后秦·鸠摩罗什译)、《大般涅槃经》(40卷。北凉·昙无谶译)和《大品般若经》(27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为天台宗所重视和频繁援用的,尚有《金光明经》(4卷。北凉·昙无谶译)、《维摩诘经》(3卷。后秦·鸠摩罗什译)、《仁王般若经》(2卷。后秦·鸠摩罗什译)、《华严经》(60卷。东晋·佛驮跋陀罗译)、《菩萨璎珞本业经》(2卷。后秦·竺佛念译)、《无量义经》(1卷。北齐·昙摩伽陀耶舍译)、《观普贤菩萨行法经》(1卷。南朝宋·昙摩密多译)、《思益梵天所问经》(4卷。后秦·鸠摩罗什译)等汉译佛典。虽然部帙众多,但若论要中之要,《止观义例》在阐述《摩诃止观》时指出:“散引诸文,该乎一代;文体正意,唯归二经:一依《法华》本迹显实,二依《涅槃》扶律显常,以此二经同醍醐故。”
天台宗的立宗之作,是智者大师的“天台三大部”:
一、《法华经玄义》10卷。权威注释为湛然《法华经玄义释籖》20卷。
二、《法华经文句》10卷。权威注释为湛然《法华经文句记》30卷。
三、《摩诃止观》10卷。权威注释为湛然《摩诃止观辅行传弘诀》40卷。
在传统意义上与“三大部”齐名的,是智者的“天台五小部”:
一、《观音玄义》2卷。权威注释为知礼《观音玄义记》4卷。
二、《观音义疏》2卷。权威注释为知礼《观音义疏记》4卷。
三、《金光明经玄义》2卷。权威注释为知礼《金光明玄义拾遗记》6卷。
四、《金光明经文句》6卷。权威注释为知礼《金光明经文句记》12卷。
五、《观无量寿佛经疏》1卷。权威注释为知礼《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6卷。
在台宗“依教起行”的要典中,除了阐述天台极致“圆顿止观”的《摩诃止观》,还有智者阐述“渐次止观”的《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10卷和阐述“不定止观”的《六妙法门》1卷。上述三书完备地表达了“天台三种止观”的观行法则,而智者《修习止观坐禅法要》(《童蒙止观》)1卷则是公认的止观基础读本。
此外,集中阐释天台判教思想的是智者《四教义》12卷;高度概括天台教观架构的是湛然《始终心要》1卷287字;详尽记载台宗人文历史的是志磬《佛祖统记》54卷;全面反映台宗仪规教制的是自庆《增修教苑清规》3卷。
北宋天圣二年(1024),通过杭州天竺寺慈云遵式大师(964~1032)的奏请,仁宗皇帝御准35部、145卷“天台教文”入藏。遵式亲撰《天台教部随函目录》1卷,为之分类编次,略述提要。这是历史上天台宗典籍首次编入《大藏经》。
天台宗传统的入门要籍约有3种:
一、《天台八教大意》1卷。隋·灌顶述。未见注释。
二、《天台四教仪》1卷。宋·谛观录。权威注释为元代蒙润《天台四教仪集注》10卷。
三、《教观纲宗》1卷。明·澫益述。权威注释为民国静修《教观纲宗科释》1册。
(未完待续)
来源:天台山螺溪传教院、智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