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智的楞严,成佛的法华
汉传佛教有“开智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一说。
完整的《楞严经》名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智者大师听说此经之后,在天台山向西方遥拜了十八年,但最终都没有机会拜读。后来印度梵僧般刺密谛尊者发大愿心,一次一次地尝试把这部经传到中国,后在唐朝武则天时期,这本经终于传到中国。
《楞严经》在佛教里地位非常高,从古至今的高僧都强调,在这末法时代善知识难遇,如果遇不到的话,那就可以依止《楞严经》。
印光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的祖师,在他选定的《净土五经》里,其中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就出自《楞严经》。所以,此生我们不仅可以依止此经从理论到实修,《楞严经》甚至也是我们往生净土的一部重要的净土经典。因为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大势至菩萨讲到“我来此土,携念佛人,同归西方”。
我们要了解、顶戴《楞严经》,我们也要顶戴《法华经》。一千七百多年前,鸠摩罗什大师把《法华经》翻译出来,后被历代祖师珍视、弘扬,比如天台宗就把《法华经》作为宗经。在《法华经》里面有《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世音菩萨也教导我们要念祂的本师阿弥陀佛。
所以,作为道场,能同时讽诵《楞严神咒》和《大乘妙法莲华经》,又能念佛,这就是广大的福报。因为佛陀说,我们众生能听到大乘经典一经名、一佛菩萨名,都不会堕落三恶道的。在未来贤劫第五尊佛——弥勒菩萨龙华树下成道的时候,第三会就是度在释迦遗教下听过一大乘经名、一佛名、一菩萨名者证阿罗汉果的。
我们能有诵经、持咒的机会,实际上是佛菩萨的愿力在承载着我们,才能让我们值遇佛法。如果我们有广大的菩提心愿,以后我们还可以与贤劫千佛一起来这个地球,可以在东胜神洲、南瞻部洲和西牛贺洲广度众生,这是多么殊胜的事啊!
我们最大的福报
零零年师父就派我在萧山杨岐寺做当家,我当时就觉得杭州这个地方太幸福了,真的是人间天堂,但是后来我还是选择到山里去。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怕我们出家人在这种福报中忘掉自己更大的福报。我们最大的福报是什么?就是中断轮回,超出三界。
我们对这世间喜欢的东西不能生贪心,要对治自己的喜欢,要把我们对这世间的喜欢,转化为喜欢极乐世界、喜欢解脱。不能说喜欢这个杭州天堂,要挑战自己,跑到山里面偏僻的地方住茅蓬去。
如果没有这样的自我超越,我有可能精力都投在那个庙里了。住茅蓬没有什么经历的,那个茅蓬住几个人,小小的地方,我也不建庙、不修庙,所以就腾出精力来可以去弘法。
当有人来祈请的时候,师父一听,一拍桌子,说:“去!出家人哪里有法缘去哪里。”他说杨岐寺你不用管的,慧日寺也不用管的,不要紧的,师父就这样鼓励我。
这次虽然是我第一次来这个寺院,但是我们大家还是非常相应的。我记得零一年的时候,那是二十二年前,我在石家庄的弘一佛堂第一次讲《楞严经》。每次我一坐上台,大家就开始哭。这别人很难理解的,怎么这位法师还没开口呢,大家就都开始哭?这叫法缘,是不是?你看第一次见面就这样,这就是法缘,所以说都是有缘分的。当年我在杨岐寺为了报答常住师父们对道场的护持,首先讲的就是《楞严经》,那是二十三年前。
佛法的奥妙
现在我们在这里诵《楞严咒》,我想提醒大家的就是,我们汉传佛教大多数的经典都属于大乘经教,大乘经教的前提就是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前提是要生出离心,对三界的轮回要知苦。轮回苦不苦啊?苦啊。什么叫苦?就是逼迫性。轮回是什么?轮回就是逼迫。
我们今天能够在这里修学,说明大家身体都是不错的,如果你老了,走路都走不动了,你还怎么来这里啊?或者如果病了,你也无法来这里的。虽然我们现在年轻、健康,但是我们这个身体会不会老啊?会不会病啊?会不会死啊?都会的呀。
所以佛法就是礼物,祂是帮助我们超越生老病死的。虽然今天我们的见面是世俗缘起上的相见,但佛的力量是超越时空的。这就叫“大”,梵文叫“摩诃”。这个“大”它是超越时空的,是无量光无量寿的。在《法华经》里它就叫“妙”,微妙不可思议啊。
对于我们修行来说,《楞严经》更重因地,《法华经》则是佛的果地威德。我们乘着佛的悲愿,无论是诵《楞严神咒》,还是讽持《妙法莲华经》,都可以发愿往生西方净土,这就是佛法的奥妙。
诵经持咒要发菩提心
每天我们念诵楞严神咒的功德,可以上报祖宗恩、父母恩,甚至我们累生累世与冤亲债主的冤结,乃至身心内外的一切障碍,通过念诵楞严神咒都可以解除、化消。所以,汉传佛教无论再大的寺庙、再小的茅蓬,做早功课的第一项就是诵持《楞严咒》,这是我们汉传佛教的标志。
《法华经》也是这样。叫“妙法莲华”啊,这个“莲华”不仅在当下可以承载我们,就是我们去到极乐世界时,这个“莲华”也是我们的父母。所以,你看我们在这里念《楞严咒》,大殿里面在诵《法华经》,这个道场是不是特别殊胜、特别庄严啊?
不仅《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是净土的经典,整部《楞严经》其实都是净土的法门。所以我们诵《楞严咒》的时候,要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一切如母众生都离苦得乐。这样才与佛的本愿相应。 咒名“总持”,有了菩提心,我们才能拥有总持的功德力。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