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修行,够稳吗?

2024-05-25 09:11:00 发布: 人气:16
图片



六道轮回里的众生,每一道都在自己业报的世界里。蚂蚁就在蚂蚁的状态里,细菌就在细菌的世界里,四天王、飞行罗刹、夜叉也各有各的世界。

 

我们的每一种业习,都是一块顽石。法音老和尚讲过一句话,他说虽然下棋也能悟道,但是道中暗含着杀机,虽然喝酒也能参禅,但禅中充满了酒味。所以一个人不要轻易形成一种业习。尤其要注意的,是很多世人看来正确的行为,最终也有可能成为障道的因缘。

 

我们的任何一种行为、一个念头,都是有业果的,只不过我们不知道它将于何时落于何地,所以平时好像看不到一个因有什么具体的果。因和果相遇,是需要时间的。

 

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就像老鹰在天上飞时,你是看不到它的影子的,这个影子什么时候会出现?最直观的就是老鹰落地时,“啪”,影子现在地上了。所以修行,就是把我们无量劫来的业习,一个一个像刮骨疗伤一样彻底地去消除。禅宗一脉特别重视这一点,叫“大众学无为,心空及第归”。大家一起学无为,净化我执我见。“但得除障,不需修真”,把错误的去掉,就像拔钉抽铆,咵啦啦,散架了,架子一散那就花开见佛了。

 

在娑婆世界,五痛五烧是随时随处都有的,但只要懂得建立防火墙,相信因果,尊重因果,不随顺自己的习气,我们就有能力去五痛离五烧,在净念相继中真正融入五台山,融入不生不灭的般若体性。

 

稳重,这是修行很重要的品德。像我们出家人,从穿上这身衣服起,就要在行、住、坐、卧间展现四大威仪。一言一行,庄重安稳,不轻率,不散漫。

 

特别是作为一个表法的法师,他的形象、语言,甚至语音、语调、语速,都需要考虑和注意,都要展现出修行者应有的修养。开口讲法,虽然在理上,也要好好说话。

 

内持正念,外现庄严,这种力量可以用来度化众生。马胜比丘是佛陀最初度化的五比丘之一,威仪端正。有一天他在王舍城内乞食,徐步安详,清净庄严,舍利弗远远看到,心生欢喜的同时就被自然地摄受了。

 

图片


所以,当我们靠近一个内心很沉稳很祥和的人时,我们也会享受到那份沉稳与祥和,而这份感受又会成为我们生命中非常宝贵的经验,它会储存在那里,时时发着光。包括我们佛弟子,在社会上讲话做事也要有佛弟子的姿态。境界现前,不急躁,更不极端。弘一法师说过,“有事戒一乱字”。

 

为人稳重,同时有一颗温暖的心,讲话周到,这样口业也清净一点。所以行事沉稳,就是既不受负能量的干扰,又积极开放胸怀,与正能量保持畅通的交流。尤其是女性,学佛之后,不管是身体、眼神还是思想,更要注重大气和端庄。学佛是大丈夫行为,女性有向道之心,能戒恶修善,就是女中丈夫。

 

安住在智慧的念头里,超越男女的外相,思维上理性稳定,神情上温和宁静,行为上优雅大方,这样,你就会越修越有金玉之气,越修越有大美之象。稳定、安详、思维敏捷,这是对修道而言非常重要的生命状态。

 

我们开始追求真理后,就要安定在这条路上,放弃以前的知见,学会控制自己的念头。念头太多,老是东想西想,继而东跑西跑,精力和能量就白白浪费了。

 

就像攀岩的人要把保险绳钩得稳稳的,我们也要保持着心灵的宁静,保持着自己的定力,不被外缘轻易打扰。心越宁静,见解越稳定,忆念越深刻,与三宝的链接就越稳固。佛教里说“十字街头好参禅”,在熙熙攘攘中保持定力,这就叫修行;在快速变换的景色前保持内心的宁静,这就是修行。

 

为什么我们绕佛的时候必须走方步?一步一步,方方正正,脚步踏得很稳,佛号也念得很稳,这是代表我们做人身和心要合一,要诚恳,要持重。在寺院修行尤其要有这种人格的修养。自己要稳定,要沉淀下来,同时还要护念别人,护念道场的修道氛围。这一点做不好,或者触犯了,因果比破戒还厉害。

 

每一个个体生命,有智慧了,就不会心浮气躁,人格也会变得稳重。反之,心思过于活跃,不能脚踏实地,无论学佛还是工作,总有一天会像气球一样飘走。这样的人是很难与佛法相应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没有把业障赖给佛?

图片

结夏安居,修行意味着什么


图片


相关文章
· 安居羯磨 | 把“法”服在身心里,这是安居的核心
· 如何拥有洞见因果的智慧
· 有了僧宝,佛法的音声才能在世间传播弘扬
· 三宝的魅力
· 你有没有把自己的业障赖给佛?
· 找回你的“万贯家财”
· 发大乘心安居
· 跨过三千火焰,才能去到极乐世界
· 结夏安居 || 佛教僧众集中修行的最好时机
· 又是一年夏安居 | 不仅要摄足,更要摄心、摄口
· 联合国卫塞节 || 佛吉祥日,来自全世界的共同感念
· 佛吉祥日●联合国卫塞节〡来自全世界佛弟子的共同感念
· 五月第一个月圆日〡联合国卫塞节
· 助人出家,功德原来这么大!
· 那一刻,我们的佛性在熠熠放光
· 国际茶日 || 一杯茶里的修行之道
· 如何面对修行路上的考验
· 无常,生命的真实相状
· 福报够了,听经闻法也能开智慧
· “这个”随着时光的增长,会越来越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