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圆觉为伽蓝,与十方如来共同安居

2024-05-26 00:01: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依僧伽蓝大界安居,本师释迦牟尼如来为头筹;大圣文殊菩萨摩诃萨为第二筹;还有文殊菩萨所住福城五百阿罗汉、文殊菩萨携一万菩萨安住清凉山;再有我们文殊寺师太公虚云老和尚、我们悟公上人,我们中兴祖师东晋德相长老,以及护法韦驮菩萨受最后一筹……从数字上来说,我们安居共有一万余位。


实际上,按照五台山过去的习俗,方圆五百里都在大界内,如果按照文殊菩萨的“一真法界”,那更是不可限、不可量了。所以,从数字上可以说是一万余众,实际上是无量无边。这个圣地哪里是我们凡眼所能测度的呀?!


在圣地安居,我们有这么殊胜的一个所依境,虽然我们依着有相的僧伽蓝的大界,但内心要去思维,要以大圆觉为伽蓝,以佛制为所依境。


图片

▲古文殊寺法堂壁画《释迦说法图》



图片




《百丈清规证义记》有云:

“结夏安居,自佛制以来不拘宗教,未有不遵者。”宗门把历代祖师的安居所说法整理出九十则,今天略举数则,以见大意。


“白云端云:安居之首,禁足为名。禁足之意,意在进道而护生。真净文云:十方聚会,三月一结,息狂妄心,除苦恼热,获胜清凉,证大寂灭。到波罗岸,出生死辙,以此圣制,故不虚设。


又云,兹日夏首,众僧结制之辰。泐潭山比丘克文与清净大众,踞菩萨乘。修寂灭行。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本际。涅槃自性无系属故。今我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


祖师也告诉我们,安居不仅仅有我们现前僧,还有声闻、缘觉僧,实际上,我们要观想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共同安居。



图片





琅琊觉禅师云:

“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离诸垢染清净梵行。若能如是。所谓如莲华不着水。心清净超于彼。五祖演云,此夏居白云,禅人偶聚会,三月九旬中,尊卑相倚赖。粥饭与茶汤,精粗随分耐。逐意习经书,任运行三昧。彼此出家儿,放教肚皮大。”



这个“肚皮大”,是指我们的所缘境、内在的智慧境界要大。



图片





石屋清珙禅师云:

“今朝四月十五日,行脚师僧念头息。草鞋乾晒待秋风,金锡罢游留靠壁。鸬鹚偏爱守空池,凤凰岂肯栖荆棘。平生肝胆向人倾,相识犹如不相识。噫,如是说法,岂非禅宗轨范。何今之不然也。”


图片




图片



古来大德对于安居一事,都是告诫:外要摄足,内要息除狂心,然后依佛的教导,修戒定慧三无漏业,乃至期待着能惑尽智朗,证五蕴皆空。


虽说我们要离三心、证四智,实际上按照修行的次第,现在最殊胜的就是要证人无我。人的虚伪性,你会发现这个电流是可以断的,而且断完之后再回来看,纵使它未断时,也是虚妄相,业障如瀑流啊!


图片


我们现在没有断,就是第六意识没有停下来,也就更没办法触到第七意识。如果第七意识的电源一断,就可以看到第八阿赖耶识,然后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


有了大圆镜的智慧之后,虽然第七末那的瀑流还在,但就会转染成净了。曾经是无明的这个瀑流,此时就转成清净的本性的瀑流了。第六意识烦恼的分别识,此时就能转为妙观察智了;眼耳鼻舌身,过去是被业力推动的无明的造作,也可以转为清净抉择的成所作智了。


图片



在这轮回的世间,出烦恼家、出那个系缚我们的家都那么困难,那我们现在已经得出,而且还能浸润在如来圣教的法脉里,我们的身口意能够按照佛法去产生闻、思、修慧,实在是殊胜难得的。


我们现在圆顶方袍坐在这里,这是命中注定的吗?不是的。你已经超脱了。也许你会说:我还是凡夫肉体啊!纵然是凡夫肉体,也不一样了,你已在圣法流中啊!这已经不是我们凡夫肉体的呈现了,“虽然不是真罗汉,也搭如来三顶衣”。我们圆顶方袍,已经成为佛法王座下的子孙了,已经不是原生态的了。


我们依着佛制,与诸大菩萨,与诸大阿罗汉,与圣贤僧一样,坐在这里,为千佛所护念,为龙天护法所护佑,所以,当生大欢喜,珍敬守护,莫令这三月九旬空过。



图片





清凉寄语




虚拟世界里的每一次点击,都是要靠现实的福禄寿支撑。我们要对手机保持警觉,一定是你在使用它,而不是它在操控你。此刻就是生命最蓬勃的时节呀,放下手机吧,去爱真心爱你的人,去见更广大的天地!


图片




图片


图片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觉母智难量

右持利剑烦恼断  左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  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  本是如来欢喜藏


图片



相关文章
· 佛弟子要有沉香树的精神
· 你的修行,够稳吗?
· 安居羯磨 | 把“法”服在身心里,这是安居的核心
· 如何拥有洞见因果的智慧
· 有了僧宝,佛法的音声才能在世间传播弘扬
· 三宝的魅力
· 你有没有把自己的业障赖给佛?
· 找回你的“万贯家财”
· 发大乘心安居
· 跨过三千火焰,才能去到极乐世界
· 结夏安居 || 佛教僧众集中修行的最好时机
· 又是一年夏安居 | 不仅要摄足,更要摄心、摄口
· 联合国卫塞节 || 佛吉祥日,来自全世界的共同感念
· 佛吉祥日●联合国卫塞节〡来自全世界佛弟子的共同感念
· 五月第一个月圆日〡联合国卫塞节
· 助人出家,功德原来这么大!
· 那一刻,我们的佛性在熠熠放光
· 国际茶日 || 一杯茶里的修行之道
· 如何面对修行路上的考验
· 无常,生命的真实相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