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家的教育核心,就是恢复人的良知,建立人的宇宙观念,最后引导人达到“人天合一”的境界。通过读圣贤书,将游离于天地之外的生命再找回来,就像浪子回归母亲的怀抱。
一个懂得让生命回归的人,往往既有感性的情怀,也有理性的智慧,既尊重外在的环境,也尊重人与人之间内在的环境,所以在他身上展现出来的,既有社会科学的内涵,也有自然科学的精神。
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圣贤之教,他施教的目的,就是把孩子带回“家”,教会他跟“道”的母亲合一。所以中国的文字叫“文以载道”。
我们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个“状元”其实不是在具体的考核中独占鳌头,而是说他得“道”了。木匠瓦匠,鼓乐杂耍,生活中只要你能讲得出的行当,里面都有它的“道”,都能让你以修行得成就。三百六十行,行行有祖师,祖师都是得“道”之人。这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三参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