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师传16|移风易俗

2024-06-17 00:44: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内容提要: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是一部记叙玄奘大师生平事迹最早、最详细的传记著作,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长篇个人传记。


前五卷述大师出生、出家学历、西游行程及各地参学经过,后五卷述大师回国以后和宫廷来往关系,译经事业以至最后在玉华宫示寂等。


第二卷记述了大师从高昌西行,至阿耆尼等国,越葱岭到素叶城逢突厥叶护可汗,过千泉、笯赤建等国,度大雪山过梵衍那、迦毕试国进入印度,经北印度滥波、那揭罗喝,健陀罗、乌仗迦那、呾叉始罗、迦湿弥罗诸国。又西南行经中印度波理夜呾罗、秣兔罗诸国,到达羯若鞠阇国的情形。



图片



第二卷

16  移风易俗





原文(向上滑动阅览)

至衙三日,可汗方归,引法师入。


可汗居一大帐,帐以金花装之,烂眩人目。诸达官于前列长筵两行侍坐,皆锦服赫然,余仗卫立于后。观之,虽穹庐之君亦为尊美矣。


法师去帐三十余步,可汗出帐迎拜,传语慰问讫,入坐。突厥事火不施床,以木含火,故敬而不居,但地敷重茵而已。仍为法师设一铁交床,敷褥请坐。


须臾,更引汉使及高昌使人入,通国书及信物,可汗自目之,甚悦,令使者坐。命陈酒设乐,可汗共诸臣使人饮,别索蒲桃浆奉法师。


于是恣相酬劝,窣浑钟碗之器交错递倾,僸佅(jìn mài,古代指我国北部和东部地区少数民族音乐)兜离之音铿锵互举,虽蕃俗之曲,亦甚娱耳目、乐心意也。


少时,更有食至,皆烹鲜羔犊之质,盈积于前。别营净食进法师,具有饼饭、酥乳、石蜜、刺蜜、蒲桃等。


食讫,更行蒲桃浆,仍请说法。


法师因诲以十善,爱养物命,及波罗蜜多解脱之业,乃举手叩额,欢喜信受。


因留停数日,劝住曰:“师不须往印特伽国(即印度),彼地多暑,十月当此五月,观师容貌,至彼恐销融也。其人类黑,露无威仪,不足观也。”


法师报曰:“今之彼,欲追寻圣迹慕求法耳。”


可汗乃令军中访解汉语及诸国音者,遂得年少,曾到长安数年通解汉语,即封为摩咄达官,作诸国书,令摩咄送法师到迦毕试国。又施绯绫法服一袭,绢五十匹,与群臣送十余里。


自此西行四百余里,至屏聿,此曰千泉,地方数百里,既多池沼,又丰奇木,森沈凉润,即可汗避暑之处也。


自屏聿西百五十里,至呾逻斯城。又西南二百里,至白水城。又西南二百里,至恭御城。又南五十里,至笯赤建国。又西二百里,至赭时国,国西临叶叶河。


又西千余里,至窣堵利瑟那国,国东临叶叶河。河出葱岭北源,西北流。


又西北入大碛,无水草,望遗骨而进,五百余里,至飒秣建国。


王及百姓不信佛法,以事火为道。有寺两所,迥无僧居,客僧投者,诸胡以火烧逐,不许停住。


法师初至,王接犹慢。经宿之后,为说人、天因果,赞佛功德,恭敬福利。王欢喜,请受斋戒,遂致殷勤。


所从二小师往寺礼拜,诸胡还以火烧逐。沙弥还以告王,王闻令,捕烧者,得已,集百姓令截其手。法师将欲劝善,不忍毁其支体,救之。王乃重笞之,逐出都外。


自是上下肃然,咸求信事,遂设大会,度人居寺。其革变邪心,诱开曚俗,所到如此。




译文:

两三天后可汗打猎回来,立刻派人引玄奘大师入可汗所居的大帐。


帐上装饰金花,眩人眼目。大帐前面,列着两行长筵,许多王公大臣,穿着锦袍,列坐两旁;后面排列仪仗队,威武整齐。玄奘大师心中想道:突厥可汗虽是“穹庐之君”,也自尊贵非凡。


玄奘大师距离大帐还有三十余步时,可汗就出帐迎拜,并传语慰问,延请入坐。


这突厥国原本奉祀火神,为表对火神的尊敬,皆不设床桌,大家都是席地而坐。因为木头为可燃之物,内含火种,故敬而不用。但为了对玄奘大师表示敬重,仍为他准备了一张铁床,再铺上舒适的垫子,请玄奘大师升座。


接着,可汗才引汉使和高昌王的专使进帐。高昌王的专使递上国书,献上信物,可汗一一过目,心中十分喜悦,传旨陈酒作乐。


可汗同一些大臣,自饮一种马乳做成的酒,另以葡萄汁进奉玄奘大师。席间互相酬酢,觥筹交错,宾主尽欢。


酒过三巡,可汗传旨奏起乐来,虽是异国之乐,听起来倒也铿锵悦耳。


酒罢,更进肴馔,都是一些牛肉羊肉,堆满桌上;突厥人也知道玄奘大师食素,另进素斋,有饼饭、酥乳、石蜜、刺蜜、葡萄等,甚是丰盛。


斋罢,更请饮葡萄汁,并请玄奘大师说法。


于是玄奘大师就为他们开示五戒十善及波罗蜜多解脱之业,并劝勉他们爱惜物命。突厥人听了,都举手叩额,表示欢喜信受,并留玄奘大师多住几天。


过了数日,可汗传下旨意,要留法师住下,并劝说道:“法师最好还是别去印度了,因为那边的气侯炎热,十月的天气还同此地五月一般,看法师这般容貌,到那里恐怕经不起太阳晒,一晒便要融化。而且那边的人既黑又丑,粗野无礼,实在不适合法师前往。”


玄奘大师听了之后,害怕又发生像高昌王那样的事,马上回答说:“我到印度,不是为别的,是为了追寻佛迹,访求佛法,请可汗不必为我担心。


可汗见玄奘大师心意坚决,就不再多说,并特地为玄奘大师找了一位精通汉语的少年,封为摩咄达官(翻译官),写了致各国君主的国书,并叫他一路护送玄奘大师到迦毕试国;又送给玄奘大师绫罗法服一套,绢五十匹,与群臣一起送了法师十余里,方才珍重道别。


玄奘大师一行人离开突厥,向西行四百余里,到达屏聿,汉译“千泉”(今俄罗斯伏龙芝之西一百公里处)。这里数百里内,既多池沼,又林木茂盛,气候凉爽,是可汗的避暑胜地。


自千泉再向西行一百五十里到达呾逻斯城(今塔拉斯)。


往西南走二百里到达白水城(今沙兰)。


再往西南走二百里到达恭御城(今土耳其斯坦附近)。


接着往南走五十里到笯赤建国(今奇姆肯特)。


往西走二百里到赭时国(今塔什干),赭时国西面临着叶河(今锡尔河)。


又向西走了一千多里,到达窣堵利瑟那国(今胡疆)。此国东面临着叶河,叶河发源于葱岭北原,往西北流入咸海。


从这里再往西北方向行,走进了一块大沙漠,这是葱岭以西中亚的大沙漠,一路行来,绝无水草,只能循着人马遗骸,觅路前进。走了五百多里,终于到达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


飒秣建国的国王和百姓都信奉拜火教,不信佛教。虽然有两座寺院,但从来没有僧侣住持。如果有路过的客僧想要投宿,胡人就拿火烧逐,不许停住。因此玄奘大师刚到时,国王虽然也接待他,但不是出自内心的欢迎。


可是经过一个晚上,玄奘大师为他们解说人天因果与恭敬三宝能增长福报的道理以后,国王很是欢喜,从此态度大变,不仅请受斋戒,接待也变得殷勤敬重


可是,玄奘大师有两位随行的小沙弥,不知道这里的风俗,跑去寺院礼佛,结果遭人拿火驱逐。沙弥逃回宫,把经过告诉了国王。国王很生气,下令拘捕肇事的人,并且要当众砍断他们的手。


玄奘大师不忍,急忙劝阻。国王于是遵从玄奘大师的意思,免去他们断手的处罚,只是重重鞭笞后把他们赶出都城。


从此,全国上下对玄奘大师都非常恭敬,并纷纷请求皈依三宝。


玄奘大师于是权充寺院住持,在当地启建法会,剃度僧众,使许多事火外道纷纷弃邪归正,把不良的风俗慢慢改善过来,所到之处都是这样的。




图片



恭录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唐沙门释慧立、释彦悰撰

 译者 赵晓莺



图片
图片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觉母智难量

右持利剑烦恼断  左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  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  本是如来欢喜藏



图片



相关文章
· 玄奘大师传15|凌山险峻
· 纪念德林长老示寂九周年|德隆望尊,林下高风
· 鉴真大师圆寂纪念日
· 五行五止,六渡扶桑〡鉴真大师圆寂纪念日
· 【鉴真大师纪念日】风月同天与千年前的东渡奇缘
· 玄奘大师传14|木叉鞠多
· 今天药王菩萨圣诞 || 愿众生身无病苦,平安吉祥!
· 恭迎药王菩萨圣诞〡祈愿众生远离一切疾疫,平安喜乐!
· 恭迎药王菩萨圣诞 | 听闻这位菩萨名号的你,先给自己点个赞!
· 玄奘大师传13|阿父师泉
· 明憨山大师彻悟心性 || 闻水声不转意根
· 林中寂静的快乐
· 省庵大师圆寂纪念日
· 省庵大师圆寂前咐嘱:生死事大,净心念佛
· 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圆寂纪念日
· 玄奘大师传12|上表致谢
· 玄奘大师传11|强留绝食
· 玄奘大师传10|迎请高昌
· 玄奘大师传09|走出莫贺延碛
· 桂仑禅师圆寂纪念日 || 中国当代少有的的禅门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