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三要素”

2024-07-05 23:00:06 发布: 人气:5
图片
图片


图片


01

图片


如果在极乐世界信佛修行,在极乐世界有一个寺院和我们在娑婆世界念佛、信佛、修行,有一个寺院比起来,哪一个更难?我们对比一下就会知道,那应该是娑婆世界更难。那哪一个功德更大?也是娑婆世界。而且同样是修行,如果在娑婆世界会修行,那我们一天一夜精进修行的功德要超过在极乐世界修行百年。


另外,在《显无边佛土功德经》中佛言:“善男子,我此索诃世界释迦牟尼佛土一劫于极乐世界无量光佛土为一昼夜。“也就是说,我们在这里的一日一夜,对极乐世界的人来说就像一秒钟一样。就好像微生物,它们的一辈子在我们眼里是那么短暂。但是我们只要在这里一日一夜精进修行,虽然对他们来说这一日一夜有可能就几秒钟的时间,但是我们所积累的功德却要超过在极乐世界修行百年。


图片


有时候想想,不要说跟极乐世界比了,就是跟娑婆世界轮回的众生相比,这也是没有办法想象的。世间的很多众生他们还不知道轮回是苦的,更不用谈修行了。



02

图片

我看过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故事,这位哲学家是家财万贯、富可敌国的富二代。虽然他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但是他的心灵世界特别空虚,他也因此活得特别不开心。后来,他把自己所有的钱财都布施出去做慈善,他自己则只身前往偏远的乡村做教师。


直到他遇见了著名的哲学家罗素并拜他为师,之后,维特根斯坦经历了众人眼中的华丽转身,从乡村教师变成了剑桥大学的哲学教授。在剑桥大学讲了几年的哲学课程之后,维特根斯坦又离开讲台,去了一所很普通的医院做护士。当偶尔被别人认出来时,他还请求别人帮他保密。晚年,这位出身豪门的哲学王子就这样在清贫的生活中度过了余生。而他留给这个世界的遗言,是这样的一句话:“告诉他们,我度过了幸福的一生。”


图片

看到这里我就在想,如果没有高度的哲学智慧,要想获得幸福的人生,那太不容易了。幸福的内涵是什么?幸福首先要有物质上的满足,不管多少,但要能满足我们物质需求的现状;另外,还要有丰富的思想;最主要的我们还要有甚深的心灵空间和智慧,这三个合到一起,才叫幸福啊!


也就是说,物理空间的正报、依报是要令自己满意的;然后对自己的思想也要是满意的;最后,心灵世界又具有很甚深的空间,这样的生命才会让人觉得有幸福感,这才是幸福的标准答案。所以,人生一辈子想要幸福,这是不容易的。



03

图片

现在我们学佛了,皈依三宝了,我们天天在学这些,我们才觉得幸福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最基本的状态。我们常说要自利利他,自利是什么?就是让自己幸福;那利他是什么?就让别人也幸福,让众生都离苦得乐,获得究竟的幸福。如果一直处于轮回之中,那所有的一切都是假象,等到临命终时,随业流转,那有什么幸福可言啊。

 

图片


所以,想要幸福,我们就先要求解脱。声闻圣者出离三界之时,最后说:“我生已尽,不受后有。”意思是生死大事已办,生命最大苦恼的根已经被拔掉了,轮回的建造者已经被找到了,这幢轮回的建筑我不需要再建了。做到这些,他才能够向这个世界、向三界宣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图片

看似简单的幸福,如果没有佛法的闻思、修行,是很难获得究竟的。世间的轮回之相,看似是幸福,其实难免自欺欺人。我们要对世间的轮回,对迷惑颠倒的众生生起悲悯之心,自利之后还要利他。有一位文殊菩萨化现的圣者,他这样讲过,他说学佛进步有三个主要的标志:第一、对三宝越来越恭敬;第二、对众生越来越慈悲,一个得到佛法利益的人,不可能不对众生心生悲悯;第三、对自己越来越惭愧。


如果有这些标志了,那我们就是学佛进步了。如果没有这些标志,无论获得多少的证件、奖杯以及社会上的名誉,都不算学佛有进步、有成就的。

 

——三参法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有福报、有智慧、有健康,你想做这样的人吗?
· 到佛门了,可别倔了
· 轮回不是为你量身定制的
· 如果阿弥陀佛现在来接,你去不去?
· 好好听话
· 去寺院体验生活要注意什么
· 有了福报,还要这样发愿
· 幸福人生的窍门
· 每分每秒,都是闪光时刻
· 学佛,没有老资格可以摆
· 真正的修行,是要从生命里过的
· 给朝山信众的开示 | 冲击心灵的朝圣
· 极乐世界的心态需要好好培养
· 佛陀的功德,我们可以“借贷”吗?
· 人生的三种境界,你在哪里?
· 一块石头的修行
· 超时空的“加油站”
· 修行到能够住持三宝,那是最好的
· 站在解脱还是轮回的十字路口,你确定不会选错?
· 有福报的人路路通,人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