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济父母,佛陀亲自讲了方法|《佛说盂兰盆经》浅释(二)

2024-08-19 08:29:00 发布: 人气:14
图片
图片



图片






南无盂兰盆会上佛菩萨

南无盂兰盆会上佛菩萨

南无盂兰盆会上佛菩萨



上下滑动阅读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 祇(qí)树 给(jǐ)孤独园。大目犍(qián)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chéng)饭,往饷(xiǎng)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抟(tuán)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


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地神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 


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zì)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鋌(dìng)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塗(tú)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 


时,佛敕(chì)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初受食时,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众僧咒愿竟,便自受食。


时,目连比丘及大菩萨众皆大欢喜,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是时,目连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


目连复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宝功德之力、众僧威神之力故。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亦应奉盂(yú)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为可尔否?” 


佛言:“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当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当奉持是法。”


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欢喜奉行。



图片






图片



我们前面讲到,目犍连尊者前一念刚证到大阿罗汉果,后一念就生起了度脱父母的念头。这是跟天人不太一样的,天人生天了之后,第一念头——这是哪里?这什么地方?知道是天堂之后,第二个念头——我从哪里来的?第三个念头——我怎么来的?这是天人的三个念头。


作为一个凡夫,当目犍连尊者证得圣道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救度自己的父母亲;第二个念头是找父母在哪儿。于是,即以道眼观视世间”,尊者就以天眼观视世间,去寻找妈妈。这就像我们现在用电脑一样,只要一检索妈妈的名字,妈妈的信息就会出来。得天眼通的人也是如此,找妈妈在哪儿,自然就会显现。


“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他这时候看到,原来妈妈已经堕落在饿鬼道了。饿鬼道的业报是什么呢?“不见饮食。”喝的吃的,看也看不见。别说看不见,名字都听不到。好比我们走到山涧溪流,能听到哗哗的溪流声,但饿鬼是听不到这水声的,甚至水的名字他都听不到。“皮骨连立。”身体是皮包骨头,骨与骨之间就靠筋拉着,走起路来“咯吱吱咯”,那样一个饿鬼的形象。目犍连尊者见到自己的母亲变成这样了,悲痛欲绝。



图片



这时候怎么办?“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即”是马上。这时候,目犍连尊者已经能超越人和鬼之间的界限了,他马上就以神通力来到母亲面前,把饭交给母亲。


母亲得到钵饭之后,她知道目犍连是她儿子吗?不一定知道的。这时候她看到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抟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左手障钵,是生怕别的鬼看到来跟她抢,她一只手遮住钵,另一只手抓着饭,饭还没送到口中,当下就变成了火炭。尊者眼看着把饭都送到母亲手上了,母亲却吃不到嘴里,所以“大叫,悲号涕泣”。


有的人或许会疑惑,目犍连尊者已经是大阿罗汉,是一位圣者了,他还有感情吗?实际上,他是有很深厚感情的。作为一个追求真理的人,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在证圣道之前,他要远离家乡,不与人攀缘,这是他修行进步的方法,是他最基本的功夫,但这不是说他没有感情。因为一个修行人知道,当“生老病死为枷锁,见惑烦恼如深坑”的时候,他是没有能力报恩的,所以他先要淡化世间的感情,当证果得道了之后,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三宝恩都能报了。


目犍连尊者看到母亲吃不到饭,“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驰”,表示很快速的。以他的神足通,马上就来到了佛前。“白佛”,下级向上级禀报,叫“白”。“具陈如此”,就是把所有的过程报告给佛陀。



图片



佛陀怎么讲?“汝母罪根深结。”佛陀说,你的母亲罪根深结。“结”是打结。为什么到恶鬼道里?就是因为罪根深结。佛陀直接讲出他母亲的症结所在。那怎么救她呢?“非汝一人力所奈何。”你虽然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但你的能力还不行的。阿罗汉的力量不可思议,但众生定业的力量同样也不可思议,虽然你想救母亲,但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


不仅如此,就是“天地神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天神”是指福报比较大的天上诸神;“地祇”指土地神、路神、桥神,福报相对比较小的诸神;“邪魔”,是各种各样的,比如树、草、虫子、老鼠、黄鼠狼、蛇、狐狸等等,他们也修持,但是不知道修心的缘故,他拥有一定的力量,却黑白不分,有时候被称为邪魔;还有一种“外道”,不一定指人,其他众生也有外道,他也承认说比如有轮回、有三恶道、有人天,他们也修行,但是不究竟、不了义;“道士”,是修道却没有证得圣果的人;“四天王神”,四天王天的天王,以及他手下的各路天大将军,他们都无能为力。


图片



那怎么办?佛陀很直接了当地给出了答案,“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只有这样,才能解脱你母亲的罪业。


“吾今当说救济之法”,我今天为你讲解详细的救度方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这句话非常要紧。因为我们读《盂兰盆经》的时候,重点是在供盂兰盆,回向现在父母、历生父母,我们平时都只注重在这一方面。其实这里面,佛陀还告诉我们,依靠十方众僧的威神之力,不单单能令堕入饿鬼道的母亲得到解脱,也能“令一切难皆离忧苦”。


比如说,我现在不是为了救父母亲,我因为烦恼很重,想减轻烦恼来供僧,有用吗?有用。供僧能得决定报,烦恼重、身体不好等等,以供僧来回向都是有用的,这叫“令一切难皆离忧苦”,这也是万试万灵的“如意宝珠”。


这个方法,是佛在早年的时候亲自宣说的,此后每一年的七月十五,弟子们都如是做,一直到现在,已经延续了几千年。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短短八百字里,佛陀再三强调了这个简单明了的救苦良方
· 《地藏经》讲记(十三) | 婆罗门女救慈亲(一)
· 盂兰盆节|如何迅速积攒福慧资粮
· 《佛说盂兰盆经》浅释(一)|尊者证得圣果后,用神通追寻母亲去处
· 地藏菩萨又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面前广行大愿
· 地藏菩萨最初就是依着“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发了菩提心
· 从心而起一念赞叹“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是要下很多功夫的
·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 修行要次第而行
·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 福德还是有漏的
·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取浊土而成佛,乃佛陀之本愿
·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 念诵《地藏经》,一切时处都吉祥
· 佛经像涌泉,可以不断地涌出智慧
· 见佛、见菩萨,皆不离我们的心
· 一切众生之本觉
· 打开“地藏”之门
· 《佛说业报集(二)》 | 贫穷者
· 《佛说业报集(二)》 | 懒惰者
· 《佛说业报集(二)》 | 刚布
· 《佛说业报集(二)》 | 月亮比丘尼
· 《佛说业报集(二)》 | 两位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