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10日,教师节!
感恩礼敬我们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善知识,您们辛苦了!
Part.1
为人师者
好的老师,不仅仅是文化知识和技能技艺的传输者。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礼记》
师,是与道连在一起的,这是师者的尊贵所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 韩愈
古代的教育是圣贤教育,将文以载道作为价值尺度,将仁爱孝悌、重义轻利等作为理想人格。一个老师的文化容量和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对座下的学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自上而下倡导传统文化学习的今天,作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者的老师,肩上的责任就更为重大。
将自己高层次的生命体悟融铸到教学实践中的老师,往往会令学生受益无穷、毕生难忘。让每一个学生活得智慧而有尊严,活出圣贤一样的状态,让这个民族更健康地屹立于世界,这实际上就是老师的功德,这项工作本身就体现着一种大爱。
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位官员在肯定老师的价值时说:一个老师,他对这个世界的影响,没有办法估量。
Part.2
人天导师
三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舍弃王位,选择做一位老师。祂行走于山林田野、村城国邑,说法四十余年、三百余会,只为让每个生命都认识自己的佛性,让每个生命都踏上佛性的觉醒之程。
“佛”是“觉悟”、“智慧”的意思。佛教,就是佛陀引导众生从无明通向解脱的究竟智慧之教。
几千年来,以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代表的善知识们,把一生所觉悟的真理无私地奉献给所有众生,启迪众生的法身慧命,指出解脱的方法和道路。祂们被称为“人天导师”,是世出世间最尊贵的老师。
Part.3
七佛之师
菩萨六度,般若为目,前五度为足,目足齐资,才能圆成佛道。
般若,即佛教的智慧,智慧是诸佛之母,文殊菩萨代表着智慧,为“七佛之师”。
事实上,文殊菩萨于无量劫前,早已是佛,文殊菩萨在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一切诸佛之母。
「安住如来性海,遍在众生心识」,文殊菩萨的智慧不生不灭、遍一切处。
Part.4
2024
感念师恩
无论是世间的老师,还是出世间的大善知识,对我们都极具恩德,所以我们都要学会尊重,懂得感恩。古人说“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尊师重教是一个人的品德基石。
作为弟子,如何恭敬师长?作为师长,又应怎样顺应为师之道?在《善生经》中,佛陀给出了智慧的答案:
弟子敬奉师长复有五事。云何为五?
一者、给侍所须,
二者、礼敬供养,
三者、尊重戴仰,
四者、师有教敕敬顺无违,
五者、从师闻法善持不忘。
师长复以五事敬视弟子。云何为五?
一者、顺法调御,
二者、诲其未闻,
三者、随其所问令善解义,
四者、示其善友,
五者、尽以所知诲授不吝。
值此教师节,
让我们以虔诚心、恭敬心,
感恩所有的老师,
感恩诸佛菩萨、
历代祖师大德,
感恩每一位善知识!
您的每一次转发,都将点亮一盏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