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佛弟子会为了智慧,为了见文殊菩萨而朝拜五台山,或是在五台山修行,老实说,谁能见到文殊菩萨啊?如果见都见不到,又怎么听祂给你讲法啊?但是,好在佛陀出现的地方,佛陀讲大乘经的时候就有文殊菩萨在。曾经祂在人间,在佛陀的大乘法座下,是作为法王子,作为殊胜法的发起者,所以这些大乘经典里记载了文殊菩萨所说的法。大家愿意到五台山,我们渴仰,我们翘首,五体投地地崇拜文殊菩萨,就为听文殊菩萨说法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有了这个前提之后,在经典里看到文殊菩萨说法的时候,我们就特别地珍惜,就会用心地去思维,大乘经典中文殊菩萨所说妙法,就能滋润我们的心田。所以在妙法讲堂,妙吉祥法堂,就能够常常听到文殊菩萨的妙法,微妙法。
02
这微妙法啊,在宇宙文明里面都是稀有的。一次佛陀派文殊菩萨去向维摩大士去问疾的时候,哎呀,诸佛刹土这些菩萨们都很珍惜,说这两位大士要见面的话,一定有妙法演畅,我们不能错过机会啊。菩萨都来,想想看,声闻缘觉、阿罗汉肯定也会觉得,佛如果派我去,我们自己想想都不够格。从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一位一位,佛陀说你去代表我去看维摩大士?他们说,哎呀,世尊、世尊,我们很惭愧,曾经遇到维摩大士,我们之间交流的时候,我们的智慧远远不及大士,我们不堪代表您去向他问疾。就说我还不如他呢,怎么能代表您去向他问疾呢?第一代表不了佛,第二我见他,我说啥呀我?他有病,我去问,结果他说两句,我还对不上来,变我有更大的病了,我病比他还重呢,怎么向他问疾啊?
一圈下来大家都觉的自己还没有资格去,这就很微妙了呀。佛陀就说:舍利弗尊者,你在我声闻众中智慧第一,你去代表我向维摩大士去问安,看望他。舍利弗尊者说,哎呀,世尊,我不行;我有一次在打坐,大士走过来,他就问,尊者,你以何为座?他刚说了自己这个坐的境界,好了,小乘的特色就出来了,小乘的见地就出来了,他是有坐处的,他是以寂静为座,这个诸法无我、人无我,这是他的坐处啊;甚至这个坐,他是有入有出的,有出入的。
维摩大士一说,他马上就觉得大士的见地高,自己这个坐处是有出入的。不交流不知道,一交流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跟你交流的人,他的智慧就会照耀你,就会知道自己的缺点在哪儿,这是最宝贵的。
03
所以,为什么佛弟子跟人交流时,要观想对方是文殊菩萨呢,因为你跟他交流的时候,你把他当成文殊菩萨,那他的智慧就照耀你,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辩论的时候更是这样,一提到,别人智慧超过你,你马上就会知道的。
最后文殊菩萨就去向维摩大士问疾,大家就说终于能听闻到一场殊胜的法了。两位高手的交流,一个是出家里面大乘菩萨智慧第一;一个是在家、示现的在家居士里面智慧第一。因为这已经不能单纯说维摩大士是一位在家人了,他已经离一切相了。他是一位有如来智慧的人,是金粟如来化现到人间的人,怎能认为他是一个所谓的在家人呢。他所有的一切都是表法的,叫表法可以;说他是化现的,他化现的但又不局限在仅仅是一位在家人上。他是一位显现在家的圆满的一位古佛。
我们能听到的这些法,会滋养我们的心灵,这些法在世间上都是超尘而出的。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您的每一次转发,都将点亮一盏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