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从“信”开始

2024-09-06 21:30:00 发布: 人气:20
图片
图片






这个“信”

也叫文化自信

  ONE


佛教的咒语是什么意思?不要说我们这一辈子、再多少辈子也不一定能知道的。那为什么还要学呢?这叫文化自信,我相信它是正确的,相信了之后慢慢学习、慢慢证明它。


这个信,也叫文化自信。你信不信佛?若你信,你就跟着。你看,我们出家人去受三坛大戒也是这样的,受戒之前是不能看戒本的,“能持否?”“能持。”啥内容还没学呢,就能持,持完再学吧,这就是信啊!


图片


你相信不相信佛?你说我等懂了再信,这不可能的,信了都不一定懂,更遑论懂了才信。若你信了,就跪下来皈依,然后好好学,还才有懂的可能。


就像喝水、吃饭,等你懂了水是什么除渴原理再喝水,硬要这么抬杠,那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了嘛。老祖宗跟你说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你说为什么吃了饭就可以肚子不饿?你看这个“为什么”好像很简单的,试试看1+1为什么等于2?实际上,这是很复杂的问题。


喝了一辈子水,你以为你了解水吗?你呼吸了一辈子,你以为你了解空气吗?你以为你做了一辈子人,你就懂人是什么了吗?你的眼睛为什么能看东西?鼻子为什么能嗅味道?舌头为什么能尝味?眉毛为什么长眼睛上面不长下面呢?手上为什么不长一个手指当牙刷呢?你别抬杠,因为人类文明就这样传承下来的。


图片




从“信”开始学习

  TWO


一样的道理,为什么信佛?因为人类几千年的文明证明了这个文化是好的,谁学谁就好。它里面如果有百分之一不好,都不可能存在几千年,国家宪法也不可能保护它。所以,没有学了佛后悔的,只有不学佛最后发现后悔了。


有的人说,你怎么知道极乐世界,你去过了?怎么知道人有轮回,谁告诉你了?我说我说服不了你,有一天你自己会体验到的。人心都隔肚皮,隔行都如隔山,更何况阴阳两隔,现在别好奇,人生最后都会经历的。


所以,佛经叫经典,经典就是人类的集体智慧都验证过的。如果我们对经典都不相信,还能相信什么?但也不是说相信了一下子就都到位了,相信了,才是学习的开始。


如果你不相信经典,再殊胜的经典跟你都没有关系的,因为没有缘啊。你信了,你就可以学习了;你学习了,才有资格质疑它到底对,还是不对;你不去学习,连质疑的资格都没有。从哲学理论上就讲,只有了解了,才有否定的资格。


我们现在都喜欢说高大上的“知行合一”,“知”从哪儿来呀?首先你得学吧,你得了解吧。了解从哪儿开始?从“信”,信了才能去理解学习;理解学习了才能实践;实践了才能够证明。


图片




佛法

  以“信”求证

  THREE


西方的理论,尤其是科学的理论系统,它的逻辑是怀疑、证伪。因为科学理论并不是真理,所以研究科学要有怀疑精神。但怀疑也得先学习那个理论系统,否则也怀疑不了。在怀疑的基础上去学习,在学习的基础上去证伪,在证伪的基础上实现科学的进步。


我们学佛、学习中国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乃至全世界要学习人类这种道学层面的内容,都需要以“信”来开头的。在工具学层面、知识层面,要有怀疑的态度,它跟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是一个系统。


图片



佛教也有怀疑。怀疑什么?怀疑我们生命的虚伪性、欺骗性。我们在时间面前是刹那生灭的,我们的空间因为加了时间一维,所以空间这一维也是虚无的,它也是一种幻象。一维、二维、三维都逃不掉时间这一维,只要碰到时间一维,所有的维度都变成了不定数,佛教称它为“无常”。


既然是“无常”,那我们坐在哪里?这就是一个大问题。所以,我们要对所谓的现实怀疑,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是要怀疑的。


靠什么怀疑?靠学佛得到的般若智慧。有了般若智慧的工具,才能解构我们这个轮回,才能解构我们当下生命的虚伪性,从而实现生命的脱胎换骨,这就叫“了生脱死”。


所以,佛法是以“信”去求证的。首先要信,然后理解,继而去行持、实践,最后证明佛法,这就是“信解行证”。




图片

FORI 

QINGLIANG




法师告诉我们:

佛教的微信制作,

只是为了在网络世界里,

让大家也能遇到佛法,

能够遇到觉醒的机缘,

并不是为了获取关注,

让大家沉浸其中。

我们总是希望 : 

每个人都能够尽量放下手机、远离手机、

远离生命被占据、被碎片化、

被无意义消耗的低迷状态。

每个生命都能回归真实、回归现实,

并且更进一步,回归生命的本来面目……

放下手机吧,走到阳光里去!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诸上善人的聚会,等你加入
· 如何拨通文殊菩萨的“电话号码”
· 柔软是生生之相
· 一滴水怎样才不会干涸?
· 修行路上,要迈过这两道坎
· 求学资格的榜样——善财童子
· 挨香板|Being Hit with an Awakening Board
· 中华民族的建筑语言所诠释的道德修养
· 要能大行菩萨之道,将是世间一大幸事
· 情绪来了,你皈依谁?
· 不要沉迷于有漏的魔术
· 有了这个“福报放大器”,有限的福报可以实现无限的增值
· 揭秘不倒翁的修炼秘籍!
· 躺在虚空里
· 文殊菩萨的法门
· 这是你必须要具备的能力
· 每个生命里都有那棵通天的“神树”
· 古人学“易”,原因就在这里
· 文殊菩萨教导我们的修行法门
· 佛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