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小时坐下来,这个瑜伽焰口在我们心里也就才算有点印象,这其中有那么奥妙的佛理,哪怕一句话都有可能要让我们要用很长时间的功,甚至穷其一辈子都不一定能理解。学佛不是一辈子的事,这也就是告诉我们,学佛要谦虚一点。
我们做人也是,莫将岁月遮面目。你念了这么多佛号是很好的,戒恶修善是一个干净的生命,这段时间没拿手机,白天晚上佛号不断,甚至做梦都在念佛,这对你自己,对这世界才有点帮助的。你干净了,这世界都干净了。你一念干净,能消多少恶业,你一念光明能消多少黑暗!不仅消自己的,还消世界的。
现在很多人把学佛当成学知识,把知识又变成我慢、我执,那样就糟糕了。本来佛法是解脱的因,现在人因为学的动机、方法不对,佛法变束缚的因,变轮回因了。现在普遍都想追寻最殊胜的果,但如果我们对自我的低劣都不觉、不改,殊胜的因都没有,怎么求殊胜的果呢?
教导我们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证明佛法的真实不虚,然后我们用身心去体证,证明了教导的结果是正确的,这是互相作用的。《金刚经》中,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如果我们听到这部经典,马上回光返照、对照,让自己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来削弱和对治我相、人相、众生相。用经典这样来对治的话,那佛陀对我们的嘱咐、教化,就能变成我们内在的生命的功德。然后从我们生命里再去证明《金刚经》的殊胜,实际上教和证二门是同时存在的。不是说我念《金刚经》的时候是教门,然后到坐禅才是证门。你学教,在对治的时候,对治的时候就会起作用的,起作用的时候,这些身心的变化,都是证明《金刚经》是能让我们到彼岸的。
如果我们这样去学经典,你才会知道,为什么说这个瑜伽焰口,一辈子也不一定修得到。你不一定能把瑜伽焰口都学得精通,但是你可以被摄受,可以是瑜伽焰口度化的对象,不代表不能解脱,也就是说我们这辈子不一定能成为这部法的法主,去弘扬、受用这个法,但是我们可以成为这个法的得度者,成为被度化的对象。
在古代,经书不是轻易能得到的。师父要慢慢地引导,真正让一个生命有感觉,把佛法深入到生命里去。我们现在法本印刷很方便,古时候祖师整个三藏十二部都是背的。再往后一千年左右才开始把它记出来,我们想想看,过去祖师口耳相传,一代一代,师父、徒弟要花多少精力,佛法这样传承下来是非常不容易的。